嘉祥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20-01-1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强化政治思想建设,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基层执法监督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全面履行了农资打假护农、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兽药、饲料、生猪屠宰管理、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推行精细管理和服务,圆满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农资打假
执法大队根据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市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并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宣传新种子法,“农药告知制度”深入开展,高毒农药实行了实名制购买,整顿了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纠正渔业和农资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一年来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660多人次,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农资市场110余次,检查种子品种60多个、种子企业10家;农药品种140多个、肥料品种20多个;查处违法经营5起、立案并办结2起;其中农药案件2起。调解群众服务热线1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多。印发各种宣传资料2千余份,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查处企业安全隐患10起,并及时责令整改,做到制度上墙,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二)动物卫生监督
2019年,全县共实施产地检疫生猪 118855头 、牛772头、驴50匹、羊2595只、家禽821.0918万羽;共屠宰检疫生猪 70471 头、家禽2874.4445万羽;共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投入品抽查抽检专项行动 1526 次,抽样5680批次。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55119头,病死羊217头,病死家禽78768羽。调解群众服务热线108起,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起,现已全部结案归档。
1、严格产地检疫。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接到报检后检疫员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 实现了出栏必检,检疫合格的进行电子出证,不合格的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电子出证率达到100%,杜绝了“隔山开证”和不按规定检疫的行为。
2、强化屠宰检疫。畜牧执法队向3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派驻了官方兽医,严把进厂关、屠宰检疫关和出证关。
3、严格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认真履行检查站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过往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查证验物,完善台账记录。有效控制了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传播。
4、加强兽药饲料的监管。以省厅《关于印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为契机,将本县25家兽药、饲料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配合农业部、省市对全县7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5个批次的兽医、饲料进行了抽查。
5、加强养殖环节监管。为进一步做好养殖场户的监管,我们实行包保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监管人员每月到场进行巡查,指导养殖场户合理使用兽药饲料,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同时做好养殖档案的记录,包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档案,对记录不完善不规范的限期整改,严查违法使用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2019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716人次,使用沙丁胺醇、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12600余份,抽样器皿5680余套,检测样品5600余份,均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现象。
6、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是严格移动控制。按照上级要求,暂停我省生猪调出省外,暂停外省生猪调入我省。跨省引进种猪的,必须附有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逐头检测的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二是严格检查站管理。黄垓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查证验物和消毒灭源,并做好档案记录,一旦发现违规调运生猪及生猪产品的,不得劝返,立即扣押,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大了不经检查站签章进入我县等违法违规调运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严格生猪贩运经纪人和运输车辆管理。举办了嘉祥县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培训班,严格落实经纪人登记备案管理各项制度,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监管,完善管理制度,实行统一备案、凭证运输、严格消毒,消除运输车辆传播疫病的风险。截至目前,共办理《生猪车辆备案表》28份 。
7、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了畜牧执法队、无害化处理厂、保险公司和养殖场户四家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病死畜禽不流向市场,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8、规范证章标志管理工作。公示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三专一机”制度,即专人、专帐、专责、微机化管理制度。同时坚持“交旧领新”制度,检疫证明号段的发放、回收、使用,实行月报制度,并记入工作台账,出现问题可追溯查询。
9、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县生猪屠宰办公室、县公安、食药监等部门,不定期对集贸市场等肉品流通环节进行巡查,严格查证验物,严厉查处私屠滥宰、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严防不合格肉品流向餐桌、流入市场,确保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生猪屠宰
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加强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大型定点屠宰厂的强化管理这两个重点开展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职尽责,克服困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加强检查力度和频次,年初伊始,我们即对三家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3天的停产全方位消毒,7天的消毒隔离期,6月份和9月份又再次进行了集中消毒灭菌活动,7月底前,四家屠宰企业均已完成配备了PCR非洲猪瘟疫快速检测设备,同时,对进厂毛猪严格管控,疫区、疫区省份、途径疫区的毛猪禁止调运,杜绝入场,对随猪检疫票据、耳标严格核查,对可疑毛猪坚决隔离观察,通过我们的严格监控管理,不仅屠宰企业生产、经营更加规范,非洲猪瘟疫情也得到了有力防控。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坚持专项整治与经常性稽查相结合、坚持城区稽查与农村乡镇稽查相结合、坚持重点部位与全方位监控相结合,做到了从源头到各个销售环节的全方位监控,春节期间和五、六月份我们按照省、市安排连续开展了猪肉市场肉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活动中查处销售私屠滥宰肉品行为三起,警告不规范业户20余户,没收、销毁生猪产品50余公斤,9-10月份我们再次开展了联合稽查行动,查处外来私屠肉品一起,本地私屠滥宰肉品两起,立案一起,罚没白条肉73公斤,处罚款7200元;同时加强了对外来肉品的证、章查验,抽取肉样15份,对所有定点屠宰厂在屠生猪均进行了猪膀胱取尿“瘦肉精”检测,未发现“瘦肉精”阳性反应,1月份和9月份我们和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动检所、食药监局等部门联打联动分别打掉了满硐、黄垓两处私屠滥宰窝点,为确保屠宰点的肉品质量安全,年初我们就与定点厂点签定了《二〇一九年度生猪定点屠宰质量安全责任书》,强调定点厂点的责任,把责任落实到厂,落实到人,同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生猪进场验收制度、台账管理制度、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病害肉品无害化处理登记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日常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生猪检疫、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监管,县生猪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屠宰场(点)进行检查,凡检查不合格的屠宰厂点立即要求限期整改。
(四)农机安全生产
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确保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建立安全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严格执法程序,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办制度,依法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积极争取农机安全财政保障,理顺农机安全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变型拖拉机清理整治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安全监管,努力提高“三率”水平,严厉打击农机违法行为,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的问题,有效防范、坚决遏制因农机违法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2019年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一年来与农机站、农机合作社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87份,与农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8561余份,结合元旦、春节、春季生产重点时段、“三夏农机作业”、“安全生产月”、农机补贴申请报名等重要时节,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全年共培训农机驾驶人13568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介平台作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群众解答咨询900余人次;出动宣传车4次;张贴悬挂标语横幅43条;发送安全短信6500余条;在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4次;在各类网站播报信息96余篇,大大增强了农机驾驶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行动。在重要农时、重要节假日等关键时点,组织农机监管人员深入田间、场院等重点区域,严查无证驾驶、无牌行驶、拼装改装、超速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减少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深入各镇街进行流动治理,上门收缴变型拖拉机牌证并签订承诺书。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139次,纠正违章103起;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96起。全力提升农机牌证管理水平。结合开展农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田检路查,建立常规性的安全检查制度,督促机手办理挂牌办证补检手续。今年共办理农业机械审批业务2056件,其中:新入户拖拉机342台;联合收割机新入户125台;转移137件;注销48件;补换领110件;年检782件;其它车辆业务512件。办理农业机械驾驶员审批业务1508件,其中:新办驾驶证290件;增驾48件;换证214件;注销751件;补换领114件;其它驾驶员业务91件。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完善创建“平安农机”内容,着力构建机制,提高创建水平,今年新建农机安全示范合作社5个,农机安全示范村6个,农机安全示范户60户。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执法经费严重紧缺,执法车辆不足,生产主体众多、部门执法力量偏弱、执法人员年龄老化,出勤受限,市场监管受到一定限制,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部分农资经营人员、养殖户等专业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知和农业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不够。虽然都进行过培训,但与要求还有差距。
(三)部分经营户农资档案不健全,甚至有些就没有建立,影响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四)是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不够,业务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2020年工作规划
进一步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完善体制,健全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强督查,规范执法管理行为,让农业法律法规真正深入到每一位经营者、养殖户和使用者心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增强农业从业者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使各自在今后生产、经营、管理中自觉遵法、守法,进一步明确农业执法机构的职能,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感,强化农资市场质量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维护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市场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