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祥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第4期)
- 发布日期:2025-04-03 16:23
- 浏览次数:
小麦白粉病发生与防治预报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稻茬麦田连续发生,南部镇街密度较大、肥水条件较好的麦田发生普遍。小麦白粉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后期在麦穗上发生和侵染,严重影响小麦叶片和颖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产量的形成,一般可导致小麦减产10%-30%。预报今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在旱茬麦中等偏重发生,部分感病品种、种植密度大、水浇条件好的地块严重发生;稻茬麦中等偏重至大发生。
一、预报依据
据县植保人员近期调查,稻茬撒播麦田病田率86.5%,一般病叶率3.1%,严重地块病叶率达12.3%;旱茬麦田病田率3.8%,一般病叶率0.02%,严重地块病叶率达0.15%。
由于去冬今春降水次数偏少,稻茬麦白粉病发生较去年偏晚3~5天,且目前发展速度较慢。近期我县小麦田浇水面积较大,小麦长势较快,稻茬麦及部分旱茬麦田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等现象逐步显现,有利于小麦白粉病发生与发展。
二、防治适期
稻茬麦:随着拔节期麦田浇水,田间湿度大对该病害发生扩展有利,预计4月6~10日将达到防治指标(平均病叶率≥10%),为用药防治的关键时期。第二次防治适期为4月中下旬。
旱茬麦: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三、防治指标
平均病叶率达10%。
四、防治方法
1、生态调控:合理调控肥水,适时补施磷钾肥。适时浇好拔节、孕穗抽穗水,避免大水漫灌,保持田间湿度适宜。
2、药剂防控:发病初期,亩用12.5%氟环唑悬浮剂50~60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严重发病时,亩用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40毫升、10%己唑醇悬浮剂15~20毫升等药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续喷施2遍。喷雾时要加足水量,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
3、“一喷三防”措施:采用“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不但防治小麦白粉病,还能兼治蚜虫、条锈病、赤霉病、叶枯病等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提倡选用戊唑•咪鲜胺、戊唑•多菌灵、烯唑•多菌灵、丙硫菌唑•戊唑醇、唑醚•氟环唑等复配杀菌剂防治,既对白粉病有效,又兼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同时加入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联苯菊酯等杀虫剂任一种,再加入含氨基酸的水溶性肥料(或磷酸二氢钾),或者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后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