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祥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第5期)

警惕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

目前,我县小麦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小麦赤霉病菌田间菌源充足,小麦易感病品种多,且气象预报我县近期有多次降雨过程,需警惕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重大病害,在菌源充足、品种易感病的情况下,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或大雾结露天气,赤霉病容易发生。小麦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品质下降,若麦粒中含小麦赤霉病病粒超过4%以上,则不能作为制作面粉和畜牧业饲料的原料,其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人畜中毒,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一、预报依据

1、菌充足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报,黄淮北部小麦-玉米(水稻)连作区菌源量充足,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区域呈总体偏重流行态势

2、气象条件适宜。据气象预报我县4月21-22日我县有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4月底5月初还有降雨,加之水浇麦田面积大,易形成露珠,田间小气候较适宜赤霉病发生。

3、小麦生育期适当提前。目前,我县小麦已开始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4月下旬至5月初是小麦赤霉病侵染的关键时期。

4、品种抗性较差。主栽品种不抗小麦赤霉病,且部分麦田群体过大,田间郁闭,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

二、防治适期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抓好适期喷药预防是关键。抽穗扬花期待连阴雨、大雾停后立即喷药预防,一旦错过,无法补救;或在雨前结合“一喷三防”进行预防。

三、防治措施

1、主动预防,见花打药。突出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小麦扬花期“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重点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的关键防治期,及早进行喷药预防,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守好守牢防灾减灾底线适时做好雨后补防,严防病害发生流行,力争将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病粒率控制在2%以内。

2、科学防控,绿色防控。麦齐穗至初花期开始喷雾防治,杀菌剂可选氰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肟菌·戊唑醇、唑醚·戊唑醇等复配制剂,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也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单剂重点喷施穗部。蚜虫若达到防治指标,再加入杀虫剂,配合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小麦“一喷三防”。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喷药1次,以确保控制效果。

3、统防统治,一喷三防。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为重点,兼顾做好小麦白粉病、穗期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小麦扬花抽穗期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即选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一次性混合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的目的。

四、注意事项

1、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切实做到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科学安全施药,不留死角,尤其是在小麦种子繁育田、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要统一组织防控工作,确保统防统治全覆盖。

2、采用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小麦产量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要注意轮换施药,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在最大限度减轻病害的同时,降低赤霉毒素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