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 发布日期:2025-03-07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0043164240/2025-00796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司法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5-03-07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4年,嘉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一、深学细悟、笃行实干,在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持续加力。一是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新理念、新部署和新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课程主体班次学习内容,全县各部门单位开展专题学习40余场,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景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等活动30余场。二是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印发了《2024年度嘉祥县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嘉祥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等制度文件,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4次。落实《山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办法(试行)》,组织全县13个镇街、48个县直部门单位开展述法工作。三是不断完善法治政府监督机制。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覆盖6个部门及6个镇街、112个行政村。实现法治督察与县委巡察贯通融合,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和全面从严治党协调衔接、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二、求真务实、提质增效,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上持续加力。一是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印发《嘉祥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年审查重大行政决策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审查政府协议、公文、会议纪要等100余件次。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开展1次全面清理和4次专项清理。深入开展镇街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我县在全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推进会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二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人民调解,2024年,各镇街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案件2664件,未出现“民转刑”案件,人民调解案例《融资租赁起纠纷,多元化解止纷争》获得山东省第三届“十佳人民调解案例”提名奖。推行诉前调解,深化“三级联动·嘉事嘉调”专项行动,诉前化解纠纷6605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45.57%;健全矛盾纠纷法庭庭长、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三长会商”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等三农纠纷,新华网、人民网、山东法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走进法庭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嘉祥县人民法院纸坊镇人民法庭被省高院授牌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222件,受理199件、审结185件、纠错13件,1篇案例入选《济宁市涉企行政复议典型案例选编》;积极提升行政应诉水平,组织开展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观摩活动,2024年全县共办理一审行政应诉案件98件、审结89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三是积极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实“八五”普法规划,2024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宣讲活动276场次,通过“三支乡村普法团队”结对签约共建,为群众提供120场次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健全完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制度,开展68场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县法治文化公园等荣获“最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阵地”“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三、服务经济、助力发展,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上持续加力。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出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施工许可豁免清单》,以标准办、豁免办加速项目审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告知承诺制服务,被省工改办刊发并在全省推广。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企业登记注册事项(外资除外)100%实现“全程网办”。全县实有在营市场主体(不含外资企业)7.53万户、同比增长2.27%。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辅导380余次,发放“政策包”1万余册,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超22.6亿元,解决企业用地保障指标1333.9亩。引进博士学历人才10名,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50条,办理能评、许可等审批手续268件。二是护航企业发展。开展“助企暖商”行动,制定《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把依法平等保护融入司法服务、落到个案办理中,审结涉企纠纷7081件。设立园区法官工作站,联系走访企业8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230余个。深入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设立嘉祥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助企联络点,为园区30余家企业送去“一对一”的法律服务。三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嘉祥县涉企领域执法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随同执法活动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处。在重点民生领域增设16个企业监督点与16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行政执法网上办案工作监督力度,7个非自建系统办理案件299件,移动端运行案件299件,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案运行率100%。
四、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在服务保障民生上持续加力。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24年,县级“7+1类”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534项,新签署跨域通办合作协议13份,“跨域通办”累计覆盖超200个县区。优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探索创新市政工程审批服务2项任务被省工改办列入省级“揭榜挂帅”任务清单。“教师资格证全链条办理”等三个案例入选2024年全国数字政务年会典型案例。二是提升法律援助质效。持续深化“民生嘉援”品牌建设,建立“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零距离”为进城务工人员欠薪、工伤等问题提供法律援助,2024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303件,挽回经济损失1917.02万元。三是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向社会公布多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梳理高频公证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公证服务。2024年,共办理公证1094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4次,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解答群众现场咨询1200余人。四是提供便捷司法服务。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线上开庭1324件、线上调解5898件、线上委托鉴定531件、电子送达3万余次、接听群众来电9471次,实现司法服务“实时办”“掌上办”。秉持“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理念,完善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救助机制,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及时发放救助金52.33万元。
五、存在的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4年,虽然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高质量的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需持续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不断优化等。2025年,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坚决扛牢法治建设责任。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和各协调小组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推进法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重点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务实举措、勇于攻坚,聚力打造法治新品牌、新特色。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确保政府所有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于法有据。推进各类监督检查与法治督察相结合,着力建设高质量的法治督察协同配合工作体系。加强涉企督导检查调研活动统筹,纠治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水平。完善“诉调”“公调”“访调”对接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化解方式有机衔接、联调联动。
三是坚持法治为民,高效提升法律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企业面临的问题和现实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精准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推动公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有效衔接,全力构建覆盖县乡、功能完善、优质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