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索引号: 12370829592623446X/2024-14919 发布机构: 嘉祥县规划发展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空间规划
成文日期: 2024-09-24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嘉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2018123,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建立统一的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全国各地将全面启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

二、决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8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4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7月修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5月)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20197月)

《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和统一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907号)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关于加快推进永久性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的函》(自然资空间规划函【2021121号)

《山东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导则(试行)》(2020年)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020年)

《山东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报批稿)》(2022年)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2022修订版)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济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嘉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印发)

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出台目的

进一步融入济宁都市区,成为济宁市西部增长极,全域形成均衡、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功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资源要素利用更加高效、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不断加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嘉祥县区域地位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强富和美新嘉祥。

四、重要举措

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组织,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统筹协调模式。政府主导方面,成立嘉祥县国土空间规划县级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统筹安排;部门协同方面,以嘉祥县自然资源局和规划中心为主体,协同发改、交通、住建、环保等多部门,融合各部门意见;上下联动方面,编制过程中与各街道、乡镇实时进行联动,并与济宁市国土空间规划专班在三线划定内容中进行上下统筹协调。同时,编制过程中积极开展公众参与内容,广泛征询市民意见。

本次国土空间规划采取“1+2”的编制团队。其中以中规院作为牵头单位,主要统筹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及总体空间格局等;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负责城乡规划实施评估、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等;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底图底数的确定、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及国土综合整治等内容。三家单位共同研究嘉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对嘉祥县进行保护管控的基础上进行未来发展的谋划。

、发展愿景与目标定位

嘉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着力将嘉祥县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曾子故里、鲁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山水园林城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全面构建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保护格局。基于嘉祥县自然地理、山水生态,构建山廊延展、八河成网,南丘北原、五区提质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山廊即依托县域南部山体打造南部山体生态廊道;河网即洙赵新河、大运河、洙水河、赵王河、前进河、红旗河、郓城新河、蔡河等河流;五区即南部山林生态涵养区、金屯水田生态区、运河绿色生态区、采煤塌陷生态修复区、中部都市生态引领区。

开发格局。基于引导城镇村有序发展提出一主一副、两轴三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一主即嘉祥县中心城区;一副即山东济宁经济开发区副中心;两轴即东西向的城市发展轴与南北向的县域城镇服务轴;三心即仲山镇、梁宝寺镇、纸坊镇3个重点镇。

、城市性质

曾子故里、鲁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山水园林城市。

曾子故里:突出宗圣曾子诞生地特色,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强化曾子影响力,弘扬儒家文化。

鲁南先进制造业基地:落实工业强县战略,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做强全链条有机颜料、特碳材料、装配式建筑、手套日化用品等特色产业,打造鲁南先进制造业基地。

山水园林城市:发挥山水特色和生态价值,建设鲁西南地区休闲旅游基地、济宁市养生养老基地、吉祥文化承载之地、生态宜居城市。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坚持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4.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6.40万亩

(二)生态保护红线

2035,全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 7.34平方千米

(三)城镇开发边界

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4.31平方千米以内。

九、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严格落实省、市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布局,细化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定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两类主体功能区。因地制宜确定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等两类叠加功能区。

(一)农产品主区

县域农产品主产区包括梁宝寺镇、大张楼镇、马村镇、老僧堂镇、孟姑集镇、黄垓镇、金屯镇、满硐镇、马集镇等9个镇。

(二)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地区包括嘉祥街道、卧龙山街道、万张街道、仲山镇、纸坊镇以及疃里镇等6个镇(街道)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建设用地增量重点增强保障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三)叠加功能区

梁宝寺镇、老僧堂镇及孟姑集镇的叠加功能类型为能源资源富集区。纸坊镇的叠加功能类型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构建三区多点农业空间总体格局

三区即北部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城郊都市农业引领区、南部绿色生态农业区。

北部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山东省嘉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种业、特色蔬菜、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大豆为主、小麦为辅、特色畜种为补充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中部城郊都市农业引领区:以嘉祥街道、卧龙山街道、万张街道、疃里镇、马集镇为主,积极发展瓜菜产业、苗木花卉等产业,建设一批特色精品农业产业园,打造济宁市的菜园子

南部绿色生态农业区:以纸坊镇、满硐镇、金屯镇为主,依托武氏祠、曾庙、青山寺等历史文化资源及周边旅游景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建设一批民俗村和农家乐,大力发展以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产业。

多点即各镇(街道)内的特色农业园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粮棉油种业、特色蔬菜、畜禽养殖等产业,打造一批绿色精细高效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十一、构建一廊延伸、八河蜿蜒、五区提质、多点修复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

一廊:县域南部山体形成南部山体生态廊道,推动矿山修复治理,推进荒山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山体绿化率。

八河:主要包括洙赵新河、大运河、洙水河、赵王河、前进河、红旗河、郓城新河、蔡河等河流廊道。强化河湖岸线控制,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加强排污管理,强化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五区:依据生态特色,建设南部山林生态涵养区、金屯水田生态区、运河绿色生态区、采煤塌陷生态修复区、中部都市生态引领区5大功能区,加强各类生态要素的融合发展,强化全县生态基底建设。

多点:依托济宁青山地方级森林公园、红旗河、洙赵新河、吉祥湖、萌山湖等山体、河流、湿地组成多个关键生态保护节点,发挥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推动全县生态修复治理。

十二、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3级城镇等级体系

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加快实施强县城战略,全面推进嘉祥县中心城区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承载服务能力。立足自身基础和比较优势,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

培育壮大3个重点镇。依托现有经济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梁宝寺镇、纸坊镇和仲山镇,加强政策扶持,推进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经济强镇。

完善提升一般镇。针对其他一般镇,配套完善燃气、给排水、垃圾处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和电商服务、健康养老、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