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枯萎病防治技术要点

  • 发布日期:2024-08-15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123708290579130465/2024-14258 发布机构: 嘉祥县园林环卫事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成文日期: 2024-08-15 失效日期:
有效性:

皂角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别名皂荚树、皂荚、猪牙皂、牙皂。雌雄异株,一般雌树结荚能力强。树干及枝有单生或分枝的刺,刺粗壮,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小叶3-8对,小叶片近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杂性,花冠左右对称,淡黄色。荚果长条形,扁平,表面红棕色或紫黑色,被白色蜡质粉霜。花期5月,果期9-10月。皂角树属深根性植物,具有喜光、稍耐阴、耐寒冷和干旱等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润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石灰质、轻盐碱土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皂角树冠大荫浓,寿命长,树形挺拔,是城市绿化和行道树的优良品种。

枯萎病是皂角树的常见病害,近年来呈现高发态势。病株在短时间内出现萎蔫、干枯、死亡的现象,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城市园林景观,需要及时进行防治。

一、发生规律

皂角枯萎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为半知菌亚门中的大丽轮枝孢菌和尖孢镰刀菌等是引发皂角枯萎病的病原菌。它们均属土壤习居性真菌,能在土壤中生存积累,发病逐年加重,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皂角根部侵染进入植物体,沿导管扩散至植物各个部分,导致植物水分营养吸收传导出现障碍,导致皂角萎蔫、枯萎、衰弱直至死亡。根系受伤、土壤板结、粘重、地下害虫、常施未腐熟有机肥等因素是枯萎病发病诱因。

二、发病症状

通常出现半株或全株茎叶黄化的枯萎症状。在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褪绿及萎蔫下垂,中午萎蔫明显,早晚尚能恢复,几天以后叶片发黄枯萎,不能再恢复正常,直至发展到全株叶片干枯,整株死亡。病株有时一侧发病凋萎。叶片变小,出现黄褐色斑块,半边枯黄,下部叶片大量脱落。茎基部生暗褐色坏死条斑,茎基部和根部皮层软腐,易剥落,高湿时病部表面生有少量粉红色霉。发病植株枝梢枯萎,叶不易掉落,严重时根茎部变褐色,后期整株枯黄死亡。剖开干部或主根检查,可见维管束变红褐色。植株维管束变褐,是识别皂角枯萎病的重要特征。

三、防治方法

(一)化学防治

1.根部。用恶霉灵800-1000倍+敌磺钠1000倍液或精甲恶霉灵 800-1000倍液根部浇灌。灌匀灌透。根据树木规格,每5公分胸径或地径树木浇灌5-7千克药液。高大乔木需适当加大用药量。间隔7-10天浇灌一次,连续浇灌2-3次。也可每平方米用苗菌灵20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2.树干。截掉死亡枝干,用300g森活立美净(40%二氯异氰尿酸钠)稀释1000倍伤口杀菌消毒处理,阴干后用森活肃俞(0.1%促愈合剂)涂抹伤口。在截枝根部插上300ml森活立发芽(0.01%催芽剂)。用300g森活立美净(40%二氯异氰尿酸钠)稀释 1000倍+100ml森活三思(1.4%复硝酚钠)稀释1500倍进行叶面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处理2-3次。地上部位挂注吊袋液,胸径40公分树木挂输4袋。将20ml“秀功”+10ml“健致”注入“施它活”进行吊注输液,保持树体养分,树体杀菌,每日观察药液输入情况,输完即换,连续更换3次。

3.枝叶。修剪掉已经枯萎的枝梢,整株喷施“秀功”300倍+“康圃”1000倍+“松尔”800倍+“雨阳”3000倍+“思它灵”1000倍,进行杀菌处理,间隔7天重复一次,连续3-5次。

(二)养护措施

1.种植耐病、抗病树种。发现枯死的病株后立即拔除清理,病穴及临近植株用药液灌根消毒处理。

2.种植初期做好土壤杀菌消毒工作。由于皂角枯萎病属于土传病害,在栽植时,断根切面光滑平整,定植坑内应做好土壤的消毒杀菌,定植前进行二次修根、根部杀菌消毒、促生根的处理措施,栽植后使用生根剂、杀菌剂灌根,让根系快速恢复生长,减少伤口侵染,对后期病害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加强肥水管理,防止积水。通过养护增强植株树势,加强植株对于病害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根据树木规格,每10厘米胸径施5千克“活力源生物有机肥”,补充树体所需的有机无机养分,强壮树势,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以抑制病原菌繁殖。

4.加强病虫害预防。加强日常巡查。发现皂角树叶片萎蔫、干枯症状,及时进行防治。每年春秋季,使用杀虫剂对皂角树灌根处理,避免地下害虫危害皂角树根部形成伤口,减少病害发生。5月-6月,高温高湿季节来临之前,使用根腐灵、恶霉灵等对皂角树灌根,对树木生长环境进行杀菌,预防枯萎病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