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143号提案(关于改善我县营商环境的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4-06-19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771010370B/2024-15948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成文日期: | 2024-06-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张向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我县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县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主要牵头部门之一,始终坚持“以案促改”工作原则,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牵头协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健全完善联系服务企业体系,大力推动各项政务服务便民举措落实落地,全力打造“有温度、有速度、有尺度”的廉洁高效营商环境。
一、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健全完善咨询服务体系,组建30人的专业咨询导服队伍,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申办辅导、帮办代办等精准、规范的前端服务,指导办事群众进行线上或线下办理。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推行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办理。实行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做好事项申报前的辅导指导及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帮办代办服务工作,确保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二是转变政务服务工作理念。组织开展“科长局长走流程”活动,指导全县39个县直部门(单位)、13个镇街的81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到窗口现场办公,体验政务服务事项360次。20名政务服务监督员通过各行各业、各层级视角,进窗口、走流程、跑系统,着力对政务服务咨询、预约、受理、审批、办理、出证等环节进行体验,征集意见和建议19条。建立“走流程”问题整改台账,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实行限时解决、销号管理,定期通报,促进工作作风、服务质效全方位的改进,企业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是推行政务服务“就近办”。围绕社会民生领域群众办事比较集中的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卫生许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40多项业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梳理群众办事过程中易错易问的问题,形成了业务办理答疑解惑的“百科全书”。将个体工商户设立、食品经营许可等200余项事项,通过委托、下放等方式,延伸至镇(街道)办理,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积极推进社会合作站建立,已与80余家银行、商超、市政驿站、医院、学校等进行合作。开展“政务服务夜校”进社区活动15期,覆盖全县10个社区,政务服务进集贸活动8期,累计向群众宣讲政策1100人次,发放宣传单页1500份,现场解答群众问题210个,收集群众诉求27条,解决反馈率达100%。
四是推进政务服务“免证办”。积极与“济宁市无证明城市”系统、“一窗受理系统”“爱山东”进行对接,在县、镇为民服务大厅配备扫码枪,办事群众通过“爱山东”等程序出示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二维码,通过“无证明城市”系统直接调取相关证照,办事人不需要提供纸质证照,非常方便快捷。大力推行“无证明城市”建设,梳理电子证照“免提交”事项清单186项,调用电子证照、证明材料53类,实现“爱山东”APP亮证应用场景60余项。推动办事群众从“纸质证明”到“无需证明”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高办事群众办事便利度。
二、强化政企沟通交流。
一是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持续推行“县镇一体、部门联动”的双包保模式,健全完善干部联系服务企业网格体系,组织各级各部门入企进园,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推动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形成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精准服务、闭环管理”的联系服务经营主体新格局。县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了7个由科级领导任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包保镇街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小组,督促指导各镇街常态化开展“宜企同行”联系服务企业行动。全县24000余家企业全部明确专人包保联系,通过政企对接、考察调研、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现场办公等形式开展政企沟通交流,营造了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实惠企政策落实。持续督导各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多管齐下”广泛宣传各项惠企政策;同时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服务企业网格员”“服务企业进园区”“服务企业云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培训解读,借助网络直播或者召开政策宣讲会的形式,分门别类精准指导,营造浓厚政策宣传氛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包保人员开展惠企政策培训,指导包保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政策内容,结合所包企业实际情况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推送,积极为企业享受政策出谋划策,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辅导252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3亿元,解决用地保障指标594.9亩。
三是推动企业诉求高效办理。县指挥部统筹调度各级包保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常态化摸排企业问题诉求,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并及时向县指挥部反馈。县指挥部对问题按照已办结、正在办理和暂时难以解决进行“红黄蓝”分类标注,按照问题解决层级进行“ABC”分类化解。同时对企业反馈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对于“标黄”正在推进的问题明确专人限期跟进解决;对于“标红”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明确专人耐心细致向企业做好沟通解释,以真心诚意赢得企业理解。今年以来,通过企业“接诉即办”平台、网络问政平台、镇街部门摸排等渠道收集化解企业问题549条。
三是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一是提前筹谋访企拓岗汇集需求。为准确掌握我县企业用工需求,吸引返乡务工人员就近就业,畅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招聘求职信息的对接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我县组织人社服务专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企业岗位需求归集专项行动,收集梳理了94家企业共计5000余个岗位,印制岗位信息及政策宣传服务手册1万余份,通过镇街年会大集向群众分发。同时,印制企业招聘海报,张贴到各村居,集中进行岗位信息投放。
二是县乡联动举行线下招聘。坚持“周五有约”招聘活动,每周五在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现场招聘会,邀请用工企业进场招聘。同时,组织各镇街人社业务经办机构制定招聘计划,公布招聘时间、招聘地点,组织辖区内用工企业参加招聘活动,精准发布招聘信息,助力企业招引人才。今年以来,县镇共举办“春风行动”专场、助企攀登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等招聘活动37场,邀请企业参会722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4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200余人次。
三是广开渠道开展线上招聘。开通了“乐业嘉祥”抖音直播平台,每周通过“乐业嘉祥”抖音直播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介绍企业用工情况,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回答粉丝提问,为其推荐就业岗位,累计求职人数超过4万余人。此外,还通过“济宁就业人才”微信平台、山东公共招聘网等“线上”平台为企业及时发布线上招聘信息,开辟更多的引才渠道,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四是聚焦重点深入高校招引人才。为满足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积极承办全市“孔孟之乡·文化济宁—名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活动,带领创洁洗涤等全市28家企业走进齐鲁工业大学开展人才招引活动,达成就业意向214人,齐鲁工业大学2024届2名硕士研究生与山东创洁洗涤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为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嘉留嘉就业创业,邀请济宁学院2024届化学化工专业80名高校毕业生到嘉祥开展大学生沉浸式就业创业体验活动,先后深入到山东鹏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世纪连泓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详细介绍了企业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和青年人才引进等政策,坚定了高校毕业生来嘉就业的信心。
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