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办”助推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发布日期:2024-04-15
- 浏览次数:
近年来
我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紧扣企业群众所想
扎实开展“七个办”系列举措
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一窗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并延伸至镇村,1658个事项纳入综窗办理,“全省通办”系统线上统一收件,部门所有窗口线下“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可办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水电气报装等事项,今年以来工建综窗收办业务798件。
二是拓展“一次办”。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整合联办流程,统一优化表单,线上线下融合,企业群众一次申报即可多个事项“一次办”,进一步压缩办事流程,精简所需材料,提升办事效率。其中“退休一件事”共压缩申报材料26份,办结时限由60日缩短至20日,联办事项最快“当日办结”。截至2024年3月,全县已有1060名参保人员享受到“退休一件事”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群众“来即办”。从群众视角出发,全面调整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布局,按照群众个人事项和企业事项相对集中原则,一楼设置为涉企服务区,二楼为便民服务区,方便企业群众“一站式”办理各项业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大厅进驻各类事项1658项,部门充分授权窗口首席代表,采用调用电子证照、容缺办等方式,实现45个事项免提交材料“即来即办”。开设7×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进驻公安、税务、不动产等自助机30台,可办理高频业务79项,不动产信息、车驾管等业务“不打烊办理”,并同步在乡镇街道、银行网点延伸63个服务点,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智能办事渠道。
四是全程“帮代办”。设置企业服务专区和涉企服务窗口,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洽谈、帮办代办服务。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机制,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出台《临泉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工作制度》,从立项到建设施工,再到竣工验收,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2024年以来全程帮办代办118件,有效跟踪解决企业诉求,为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提供了保障。
五是实现“一网办”。为实现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在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自助机同源发布政务服务20254项,网上可办率达93.2%。通过减流程、减时限,企业群众办事平均时限压缩至1.04天,相比法定时限压缩了92.7%。市场主体开办企业可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即时查阅进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小时,并能够同步并联办理公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预约开户,通过免费邮寄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上线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群众通过该平台申请抵押登记,全程网上审批,之后将电子证书推送给银行,同时申请抵押注销登记,全程实现“一次都不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县金融机构,颁发不动产证明3100余张,不动产抵押注销1900多件。
六是全程“掌上办”。“皖事通”APP可以为企业群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群众用手机即可办理社保、医保、教育、公积金等领域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公安无犯罪证明是入职、出国等多个领域的必要材料,以前需要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现在群众登录“皖事通”,通过统一用户认证、人脸识别、后台审批、加盖电子印章,0.5个工作日内即可生成电子证明。今年以来,通过“掌上办”为群众出具电子无犯罪证明10678份。
七是政策“免申办”。通过打通财政、预算和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惠企政策通过“皖企通”发布直达和兑付直享,有效解决企业“政策找不到、申报靠腿跑、进度不清楚”等问题,政策兑现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2024年全县发布上线惠企政策110项,通过名单导入或一键确认即可完成兑付。
下一步,我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对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服务更优、效率更快、质量更高、群众更满意”要求,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速增效,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