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发布日期:2024-04-12
- 浏览次数:
近日,由智慧中国年会组委会主办、国脉研究院承办的2023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由长沙市雨花区税务局、长沙市雨花区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申报的“线上线下服务无死角升级全新办税‘智感’体验”成功当选“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特色评选优秀案例”。
雨花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典型经验,再次在全国推广。
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越是发展成熟的企业,越看重区域的营商环境;越是理念先进、越有担当作为的区域,越是强调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以来,长沙市雨花区交出的“答卷”令人振奋:截至今年11月24日,雨花区经营主体总量约27.97万户,位居全省区县(市)第一。
除了实实在在的数据,还有很多让企业暖心、带劲的地方:“三促三创”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度”发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升级版”、经济数据智慧e平台推进“数治化”硬核发展……
潜力被激发,活力被释放,雨花区各部门在打造营商环境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逐渐形成的营商环境“雨花样板”,为雨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税务“智慧”+诉讼服务“一站式”
释放发展新潜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作为长沙税务的典型示范区,雨花区税务局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支撑,围绕“线上+线下+服务”办税模式优化,开展了办税业务智能化改革,让纳税人感受贴心服务之暖,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死角”。
“早上8点55分在电子税务局提交代开发票申请,仅几秒便通过审核。”近日,市民陈女士在雨花区税务局办税大厅成功办理线上代开发票业务,她感觉近段时间线上办理涉税业务速度明显加快。
“秒级”速度得益于线上业务智能化处理功能的上线,该功能主要针对发票票种核定、发票领用等15类业务办理量大、办理频次高、操作相对复杂、涉税风险小的电子税务局审核业务,依托税收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实现数据系统间自动流转、业务规则系统自动校验、业务流程系统自动办结全流程智能化处理。
根据线上业务智能化处理功能前期运行情况,15类涉税业务单笔办理时长由原来的2分钟左右,缩短至2.5秒之间,最快可实现“秒级”办结,处理速度提升近50倍,带动线上70余项人工审核业务平均办理时长从2.64小时缩短至1.33小时,整体业务处理提速约50%。
以办理频次最高的发票代开业务为例,选择税务大厅领取的,可以实现现场提交申请,当场领取发票。选择邮寄方式领取的,在城区已经实现由“一日达”提升至“半日达”,最快可2小时送达,有效提升了纳税人获得感与体验感。
据悉,线上业务智能化处理功能上线前,税务干部每天都要对着电脑办理大量重复的、机械的审核业务,人工审核同质化业务不仅容易让人产生疲劳,而且随着工作量增长,网上业务还有可能出现受理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等风险。相比人工录入的审核,线上业务智能化处理功能实现了全流程系统自动判断、自动流转、自动办结,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导致的操作失误,有力提升了办税便捷性和准确性。
此外,雨花区税务局还创新推出“问办协同”税收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单一咨询办理模式,解决了新办纳税人不知如何申报的困扰,普及了纳税信用评价相关知识,从源头上走好诚信纳税第一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助力区域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雨花区人民法院树牢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理念,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贴近群众、便利群众、心系群众的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品牌,实现“诉讼跑一地,事项一次办;办事不打烊,业务随时办;服务高品质,品牌看得见”的工作成效,营造“贴心”“舒心”“安心”诉讼环境,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设立“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打造诉讼服务“一站式”,绿色服务直通车多元增效加力度,打通前中后端绿色渠道;推进诉源治理,设置一站式诉源治理工作站,建立线上、线下调解机制;设立“雨花区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构建“法院+工商联+N”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体系推进诉源治理,让当事人真正感受到,便捷就在手边;打造法院版“ATM”,开辟24小时自助法院专区,建立一网通办诉讼网络体系;设立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雨花·高桥“一站式”工作站,成立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绿心环境资源审判庭(巡回),开展“法企直通车”专项暖企行动。
雨花区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给投资者提供优质保障,让经营主体在雨花这片热土上,不断迸发出前进的动力,激发出发展的活力,为雨花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创新推出“三长制”
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
今年来,雨花区结合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及区域发展实际,以区块开发、产业提质、业态升级为重点,创新推出“三长制”工作机制,统筹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据悉,“三长制”由区领导挂帅,分别担任10个重点区块、10条细分产业链、10幢特色楼宇的指挥长、产业链链长、楼宇长。“三长”分别承担不同工作任务,重点区块以抓开发建设、品质提升、业态导入为导向,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产业链以经济贡献率为导向,着眼于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加快形成更多新增长点;重点楼宇以单位面积产生的税收为导向,着力构筑高端现代服务业新优势。
指挥长负责的重点区块错位发展,雨花经开区定位为高端制造业“主阵地”,高铁区块聚焦“高铁枢纽经济开放创新区”,自贸雨花高桥区块承载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核心区”使命;绿心生态区块重点打造“绿心之芯”,建设彰显湖湘特色的长株潭中央客厅等。
产业链链长以“链式”思维,抓招商落地、培育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龙头企业长沙比亚迪车间,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鱼贯而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箱体扩产项目已投产,比亚迪基地全品牌旗舰店正式亮相街区。“今年上半年,雨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5.2%。”雨花经开区工作人员介绍。
楼宇长针对德思勤、运达中央广场等楼宇,因楼施策、聚链强群,重点采取政企联建园区、企业主体带动、多方协同运营等方式,引链入楼,构建“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内生良性循环。
“三长”挂帅,今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十大重点产业链共完成产值、营收5778亿元,同比增速13.4%,对GDP的贡献率达69%;前三季度,十大重点片区共新增项目73个,新增投资30.8567亿元;十栋重点楼宇三季度共实现税收(不含房地产企业)6.08亿元,平均增长70%。
为服务更多经营主体,雨花区深入推进“三帮三促”“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关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推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常态化、长效化,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和大帮扶,第一时间梳理企业在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认真部署,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把企业运营中遇到的瓶颈一个个打破,让雨花区‘三帮三促’见实效,持续地优化全区营商环境。”雨花区“三帮三促”专项行动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为切实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2022年3月8日,雨花区统计局牵头开发的雨花区经济数据智慧e平台(以下简称“e平台”)正式上线运营,硬核助力楼宇经济。e平台通过收集汇总楼宇、入驻企业、部门等数据信息,在构建政企沟通桥梁的同时,帮助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楼宇招商意向、租赁信息等变化情况,分析楼宇入驻企业整体经济运营状况、坪效变化,进一步加强楼宇精细化管理水平,用大数据为楼宇多项服务赋能。同时,e平台还可向楼宇方推送各项奖励扶持政策、新注册企业信息和政企交流等活动信息,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更优的需求服务。
借助中非贸易契机
以开放姿态接力奋斗
今年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雨花区迸发的激情和创造力,感染着每一位来到现场的来宾。中非经贸博览会是湖南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要载体。博览会线下唯一常设展馆、先行区核心区承载地,就是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
雨花区块拥有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国首个地方对非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各种平台优势叠加,雨花区块发展潜力正成倍地叠加累积。
在长沙片区的113项改革事项中,雨花区块承接了96项,实施率和完成率均达100%。累计形成23项制度创新成果案例,其中全国首创6项、全省首创6项。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走在前、作示范,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省委领导寄语长沙走在前、作示范,雨花区深刻领会,深化前期探索、主动担当作为。
由落子布局而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到全面开花。过去的两年,雨花区块持续深化首创性、差别化探索,全力推进制度创新实践。
中非贸易发展之初,机制体制欠缺,各方力量分散且缺乏机构统筹、缺乏专业综合服务平台。雨花区块推出中非跨境产能合作“政研商金”协同新机制,创新构建“政府、专业智库、企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有效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政策沟通、平台联通、市场畅通及资金融通。
协同模式之下,各项机制、举措纷纷带来喜人变化。
沟通更顺畅!如创新打造的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平台,侧重解决非洲非资源型产品在国内的销路及定价方式等阻碍货品自由流动的问题。
资金更充足!构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风险补偿机制,针对高桥“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外贸特点,引导和鼓励外贸供应链企业积极服务中小微出口企业。
资金流通更便捷!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是中非合作“九项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非经贸深度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已开通6个非洲国家对公即期结售汇业务,促成全国首笔肯尼亚先令汇至中国并兑换成人民币业务。
服务更专业!雨花区块拥有我国首个对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专业平台,学习相关知识,获知非洲国家最新技贸信息及评议基地报送的风险预警信息,还可以直接提交评议意见,与评议基地进行互动交流。当前,基地已完成线上平台的搭建,对54个非洲国家的通报可以实时抓取、自动翻译。
此外,雨花区还围绕进创区功能定位,依据“提质增效、集聚集约、重点突出、特色显著”的布局原则,以进口、产业与消费协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三促三创”为重要抓手,着力促进口、促产业、促消费,实施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搭建一个扩大高质量产品进口规模、增加高质量新产品进口的平台,打造中部地区进口新核心,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窗口,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纵深推进,折射出雨花发展的欣欣向荣,放眼城东南,经营主体迸发新活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产业升级抢占制高点,百姓收获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