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多措并举谱写保证金监管改革新篇章
- 发布日期:2024-03-28
-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提升,持续巩固交易服务“五减”成果,破除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难、风险大、遗留问题多等难题,努力打造透明高效、规范统一、清正廉洁的交易服务新环境,南充市在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免收保证金等相关政策精神前提下,对已收取保证金以全流程改革为突破点,围绕“收、管、退”三个环节,组织开展“保证金管理提升专项攻坚行动”,以点带面,助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
一、在“收”字上下功夫,举一反三抓改革
拓展保证金缴纳渠道。围绕保证金投标人数量多、行业广、地点分散等特点,在原有8家银行实现平台对接的情况下,新增四川银行、农商银行等5家银行机构开通保证金账户,搭建平台网络专线,开展数据对接,推动缴纳渠道多元化、网点覆盖广泛化、缴纳过程便利化,进一步带动企业投标意愿,提升满意度。渠道拓宽以来,投标人数量同比提升25%以上,交易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丰富保证金缴纳方式。推广使用电子保单(函)代替工程建设项目保证金,开展工程保证金电子保单(函)服务机构补充征集工作,在原有3家金融服务机构的基础上,补充征集7家金融服务机构(含银行、保险、担保),进一步丰富机构种类,结束南充市保单(函)服务机构种类少、数量少的历史,提升企业自由选择权,提高服务质效;延伸保函使用范围,在土地出让过程中,首次启用“国土保证金银行保函”,开创了四川省保函业务延伸至国土交易领域的先河,有效解决国土保证金金额大、退付时间长、企业资金压力大等难题,促进土地交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降低保单保函收费标准。加大工程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改革力度,以“低成本、高效率”为服务原则,再次下调工程保证金保单(函)收费标准,单笔最低收费由1000元降低到500元,费率由0.6%降低到0.5%,进一步减轻投标企业在我市投标的资金成本和融资负担,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为企业纾困减负发挥实质性作用。
二、在“管”字上做文章,三管齐下抓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为提高投标保证金收退效率,遏制竞买人相互串通投标等乱象,通过公开招标委托软件公司升级上线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平台,建成主体规范、功能完备、协同高效、覆盖全市的“一网三平台”架构体系,实现保证金管理全环节“一网通办”;全面开展保证金系统页面优化、功能优化、报表优化、推送环节优化以及软件代码优化,确保系统功能齐全、管理信息推送及时、数据核对简便、平台运行稳定流畅。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对内”改革,进一步完善《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保证金管理制度》《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财务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机制,将保证金收退装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规范保证金收退管理;坚持“对外”创新,以保证金制度改革为契机,协助四川省交易中心开展交易服务规范、政府采购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规范等12项标准进行修订,加大现场信用管理办法、平台目录动态调整相关规定等配套制度建设,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推动交易全流程相关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实现各项管理制度融会贯通、互为补充。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强基工程”,加大人才技术保障力度,由中心、平台、银行依照“1+1+1”管理模式共同组建保证金管理队伍,每季度定期开展业务经办人员技能培训,鼓励积极参加“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技能大赛”,按照“实操与优化同步”的工作原则,队伍练兵与系统改进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实现以练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优;筑牢廉政“工作防线”,逐级签订《廉政风险责任书》,层层传导人人守约,以邀请市纪委监委办案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保证金管理人员前往廉政警示教育馆开展现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多种方式,警醒职工贪腐就在身边红线触手可及,树立“规范、高效、标准、廉洁”的交易阳光队伍形象。
三、在“退”字上寻突破,入木三分抓落实
落实突出问题治理,实现退付重点任务的突破。开展历史遗留保证金“清零”行动,组织人员协助工程建设保证金原收费主体,梳理核查中心成立以来会计凭证及账册报表,收集掌握基础信息,与银行对接核查,建立台账,在中心官网、公众号等媒介多途径多批次发布清退公告,开通快办快退“绿色通道”,对已退资金、能退未退资金及无法退还的分类别建方案,对症下药一“治”到底;做优做实保证金利息退付工作,组织平台公司、银行机构、保证金管理人员,围绕保证金利息结息规则、退付流程、账务管理等事项召开协调会,充分研讨论证,做实做细工作方案,升级保证金管理系统,推动银行机构与保证金管理平台交易数据对接和信息实时共享,上线利息退付、账单生成、统计报表等6项系统功能,实现“保证金本息”到期推送、一键退付、一键入账、一键统计,2023年1—6月份,已成功退付6894笔,本息金额42155.6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压力大、利息退付难等问题。
落实提质增效要求,实现退付全程服务的突破。退款时限进一步压缩,通过强化评标结果信息和资金缴纳情况科室对接、门户网“一日三核”、短信实时推送等举措,实现工程保证金(未成交竞买人)退付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以内、国土保证金由2个工作日缩减为开标当日立审立退,2023年以来产权保证金270笔、国土保证金26笔“减时”退付率达100%;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以工程保证金电子保单(函)平台建设为基础,与市发改革委、南充临江产业集团共同打造集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函、履约保函、质量保证保函、政采贷及中标贷等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电子化、可追溯、安全高效、便于监管等优点,探索交易领域金融体系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机构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
落实从严监督管理,实现退付监管手段的突破。强化“行为”监管,将保证金管理工作作为个人日常工作考核指标,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职责,实行量化评分。引入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监管主体共同组建专项督查工作小组,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加强风险防控、问题查找和风险预警。围绕提升投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每月开展1次保证金管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今年以来收集意见建议23条,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方向和保障;强化“系统”监管,推动保证金系统与“一网监”平台数据对接共享,大幅提高“一网监”平台获取和归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便利度,丰富基础数据,提升自动对接数据占比,提高数据分类筛选、保密分析和专业清洗便利度,为环节、点位的设置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夯实“一网监”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控基础,真正实现全方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