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助老、互助养老”的长阳实践
- 发布日期:2024-03-26
- 浏览次数:
为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今年以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以老助老、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构建养老服务圈、互助群和保障网。
多阵地合一 构建养老服务圈
立足新形势下养老需求,长阳县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载体,统筹整合农村福利院、医院等,搭建多元养老互助阵地。全县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3个,形成“中心+站”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农村建成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95个,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日间互助照料等服务。采取村(社区)主办运营或引进餐饮企业、养老服务机构联营等方式建设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实惠可口的饭菜。同时,将农村福利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低收费托养服务。
在养老机构全面推行“医养签约”服务,定期为养老服务对象开展医疗服务。加强养老机构与医院合作,鼓励支持“养中办医”“医中办养”,在县中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医养结合区,在7家乡镇卫生院开设医养结合试点病房,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多路径融合 打造养老互助群
长阳县通过探索社区同辈互助、志愿邻里互助等机制,形成多样化养老互助群。
通过链接社工机构、社会组织资源,长阳县以“党建引领、社工指导、同辈共融、积分支撑”为方式,组织成立了以年龄较低老年人为主要成员的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队,配合社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陪护慰问、困难救助等“点单式”服务,将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针对农村居住分散、养老服务缺乏等特点,长阳县以“党员主导、志愿助力、积分支撑”为组织方式,成立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队,采取就近就便原则,对孤寡、高龄、重病、行动不便等重点老年人群体建立“一对一”邻里守望机制,“早看门、午看烟、晚看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办代办服务,重点解决老年人“平时无人问、难时无人帮、闲时无处玩”等问题。
多元化支撑 筑牢养老保障网
互助养老服务的持续开展,离不开资金保障、激励机制和安全保障,长阳县发动全社会对互助养老予以资金、技术、人员等支持,形成了关心养老、支持养老、助力养老的良好氛围。
长阳县整合残联、卫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相关资金,统筹实施扶老助老公益项目。今年,先后实施了“朝夕相伴·互助长阳”“醉美沿头溪·牵手夕阳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工服务项目,覆盖关爱服务对象3000余人。依托社会组织设立“银手杖”为老服务慈善基金,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开展互助活动、实施互助服务、购买互助设施。
依托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诚信管理平台和各村配套建设的诚信超市,长阳县鼓励年龄较低的老年人加入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队伍,引导老人参加养老志愿服务,获取积分、兑换服务。
结合智慧社区、智慧小区、数字乡村建设,长阳县以红外热成像、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化手段为纽带,加强特殊老年群体智能化监测预警,提供一键呼救、定时提醒和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