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 发布日期:2024-12-31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555207822N/2024-16058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4年,在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文化旅游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强经济、促消费,迸发新活力
紧紧围绕“强经济、促消费、打品牌”,“回乡赶黄河大集,在‘嘉’过欢乐大年”年味浓厚,踏青赏花、春日美食等“春日经济”持续升温,乡村文化旅游节、杏花节、牡丹花节、“村晚”音乐会、秋季促消费惠民季等系列活动60余场次,以及武氏祠曾庙研学旅游团队,激活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全年全县游客620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消费5.2亿元,全县旅游收入15.8亿元。武氏祠、曾庙共接待研学团队436个、80000余人次。
二、优服务、建项目,跑出“嘉”速度
成立文旅专班,召开专题会议,优服务、解难题、抓进度、促工期,野生动物园、武氏祠等文旅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济宁野生动物园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已洽谈好合作运营方;武氏祠项目完成规划单位公开招标,全面进入设计阶段,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召开概念规划汇报会,多次赴国家文物局汇报进展情况;麒麟觅境艺术博物馆进入试运营阶段。
三、惠民生、暖人心,文化出新彩
完成送戏送电影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演出5430场,开展农家书屋主题阅读、曾子学堂、广场舞大赛等4600余场。实施非遗“六进”工程,组织各种非遗展示展演36场。“午后剧场”“文化夜市”“周末剧场”特色文化品牌演出218场。完成文艺精品创作19部,山东梆子小戏《锦缘》斩获2024年山东省第十三届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舞蹈《我家住在运河边》、鲁西南鼓吹乐《微湖渔歌》荣获“二等奖”;鲁西南鼓吹乐《丰收的喜悦》《盛世欢歌》双双荣获全市“儒乡鼓韵金唢呐”展演“一等奖”;《退彩礼》、《皆大欢喜》荣获全市“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展演荣获“一等奖”,《移风易俗谱新篇》、《拒绝婚闹》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嘉祥县卧龙山街道、纸坊镇2处文化站被评为全省“特级站”,其余11处被评为“一级站”。嘉祥石雕非遗传承人梁秉公评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广胜木雕入选首批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国家级非遗“鲁西南鼓吹乐”精彩亮相中国首届农民春晚、2024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全市“孔府过大年”、淮海地区唢呐展演(全市唯一)等重要文旅活动,嘉祥县彩印花布精彩亮相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全市唯一!嘉祥县获批全国2024年“书香城市(区县级)”。
四、挖特色、展亮点,文旅再“出圈”
大型四集纪录片《武梁祠》在山东电视台热播后,武氏祠宣传推广再掀高潮,《武梁祠》先后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澳门、香港热播,引发热烈反响。6月13日,《遇见武梁祠》在CCTV-10《考古公开课》播出。同时,深入挖掘文旅亮点工作,发布信息1208篇,其中,国家64篇、省级42篇、市级371篇。《嘉祥县:“四路并进”打好文旅促消费组合拳》在《济宁改革》公众号第51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