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打造政务服务“数智”生态,擦亮“数治”品牌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数字青岛”建设,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挖掘政务数据潜力,营造协同高效政务服务生态,为企业群众打造服务功能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办事体验最优的数字化政务服务综合体。

面部识别屏“无感取号”

数据归集,是构建高效政务服务生态的第一步。“面部识别屏”将人脸识别技术、数据分析与智慧政务相结合,全流程归集预约取号、业务指引和业务办结数据。当群众走进行政审批大厅办事时,仅需“刷脸”就能形成全链条数据链,实现“业务受理刷脸办,信息数据一屏览”,实现入厅“秒刷脸”、数据“秒提取”。

“群众首次取号,只需采集人脸信息、身份证信息及手机号码,待群众再次来厅办事时,仅刷脸便可实现预约取号,减少抽号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人员介绍,群众“刷脸”抽号后,人脸信息库便可立即比对出群众上次在厅办理的业务及受理人员,群众可根据上次办事满意度,选择是否继续由该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服务,提高业务办理衔接性和办事体验。

窗口互动屏“一事一单”

记者了解到,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通过布设“窗口互动屏”,推出电子“一次性告知单”,为办事群众“划重点”“讲难点”,实现业务告知“一事一单”。进一步拓宽一次性告知渠道,减少办件错误率,增加业务办理互动性。

窗口人员根据业务类型生成电子告知清单,点选关键要素或欠缺材料后,实时投屏为群众快速精确定位问题。经与群众核定一致,由群众在“窗口互动屏”上电子签字确认,确保材料修改建议传达到位。

群众通过扫描“窗口互动屏”上的“告知二维码”,告知单便可同步推送至微信,实现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查阅材料、核对细节,实现“一扫即查、一点即看”,有效推行无纸化绿色查询模式。同时,“窗口互动屏”加入好差评功能,在业务办理完毕后,群众可直接点选是否满意完成评价。同时,“窗口互动屏”将各窗口工作人员在岗率、叫号量、一次性告知率、满意率等内容公开公示,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提高窗口办事效率。

查询服务屏“一指通晓”

作为政务信息化的整合与延伸,“查询服务屏”将大厅简介、服务事项、厅内导航、部门咨询电话、历史办件信息、政务地图、地址禁设区域等实用高频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和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互通。

据介绍,李沧区政务服务中心21家单位、60个窗口所有可办事项的基本信息、咨询电话、申请材料、办理窗口等内容均可随时点击查询。同时,实时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如政策公告、工作动态等,全面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

在政务地图模块中,“查询服务屏”直观展示全区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园区自助服务点,点击选中的服务点,即可查看开放时间、服务电话、可办业务等详细信息。此外,通过梳理李沧区餐饮服务业禁设区域清单数据,将禁设区域通过政务地图精准标识,群众只需输入地址关键字,便可直观快速精准定位禁设区域。

多维度管理屏“全域统揽”

工作人员介绍,李沧区还打造了政务服务全维度管理中心,构建区街一体政务服务“数智”生态,通过数智化手段,对全区政务服务窗口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全量归集,挖掘数据深度,深化数据应用,实施“上下联动、一体指挥、多维调度”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域融合、纵横触达”的政务服务“数治”管理体系。

结合政务服务标准与数字化建模,创新引入“服务健康指数”理念,将全区各窗口的政务服务数据信息分时段、分热度进行多维分析,以量化指标进行呈现。将工作人员迟到、空岗、差评、办件时间过长或群众等待时间过长等负面因素,全部加权赋值,区分风险类别,得出每日“服务健康指数”,精准绘制全区政务服务“健康画像”,有效提升综合政务管理能力和对外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数据运用和政务服务态势分析,将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所有窗口的办件量、好评率、高频事项数、平均办件时间等政务服务环节要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呈现,以便对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同时,实时调取各窗口实时视频监控,配合“服务健康指数”监测预警,做到“一屏总揽全区”,真正变经验管理为数据管理,为全区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