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44号提案(关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助力企业渡过寒冬的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3-06-26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57920342/2023-12013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成文日期: | 2023-06-26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黄雪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助力企业渡过寒冬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一、上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我中心紧扣全县中心大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狠抓落实。一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引导银行机构紧扣我县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统筹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组织召开大型政银企对接会议4次,开展行长访厂长活动10余次,安排银行召开银企对接沙龙活动9次。积极解决市财信担保与我县出资纠纷,理顺市彩信担保和嘉信担保隶属关系,尽快推动担保公司发挥应有功能,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发放贷款,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截至5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620.51亿元,较年初增加51.26亿元,增幅9%,分别位于全市(11县市区)第5位、第4位、第3位;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60.88亿元,较年初增加29.69亿元,增幅8.97%,位于全市(11县市区)第4位、第6位、第5位。二是扎实推动企业上市,益大新材料正在有序开展问询工作,第二轮问询答复材料已准备完毕并提交至深交所,正在等待审核披露。恒圣石墨和世纪阳光中介机构(券商、会所和律所)均已进驻企业,正在扎实进行股改。鹏润新材料已与中泰证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近期将开展尽职调查,谋划新三板挂牌事宜。三是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突出抓好防非宣传教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广告,排查违规机构50余家,清理不合规门头牌匾10家,有效切断了非法集资的传播途径。全面排查2家地方金融机构及20余家企业金融风险,通过召开债权人委员会、点对点协调等方式,妥善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失信企业和自然人实施联合惩戒。
二、近期各级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及文件
中央、省、市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程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发〔2022〕92号)、《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证监发〔2022〕46号)、《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十条措施》(鲁金监字〔2022〕32号)及《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的若干政策》(济政字〔2022〕14号)等。6月15日,正式印发《嘉祥县关于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若干政策措施》(嘉政字〔2023〕26号),通过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上市信心。各类要求及文件都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下步,我中心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一是增加实体经济信贷规模。加强与市级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资源投放我县。修改完善对银行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对小微企业贷款基数大、占比高的金融机构,采取措施予以正向激励,引导银行机构增加民营经济信贷投放。二是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发挥好企业融资服务网络系统作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政银企合作对接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开展“一对一”银企服务,积极推动主办银行制度,实现实体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三是鼓励支持金融创新。大力推广“银税互动”等融资服务模式,支持以现金流为核心、以“软信息”和大数据等为依托的信用贷款发展。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贷款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积极推动资产抵押登记公证。鼓励银行机构采取联合授信、银团贷款等方式,形成融资协同效应,同时加强贷款信息共享,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鼓励开展“人才贷”业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四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帮助素质好但暂时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度过续贷难关。健全完善无还本续贷机制,引导银行机构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多样化手段,缓解企业还贷续贷压力。完善、强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及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督促银行积极营销小微客户,落实好关于年末实行普惠贷款利率优惠的措施,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质量。
(二)增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能力。一是扎实开展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继续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改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夯实对接资本市场基础。二是鼓励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加强教育培训,为改制企业和中介机构牵线搭桥,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推动企业规范发展,提高企业改制上市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精准服务助企攀登入库企业,加强对益大、世纪阳光等重点企业的指导,研究解决企业挂牌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规划、建设等各类难题,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挥重点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积极营造申报上市挂牌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协调中介机构降低费用,切实降低企业改制上市成本,提高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性。三是助推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积极推动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推动私募基金业规范发展,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有关基金管理机构及股权投资机构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募资规模,实现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引导支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积极对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拓宽股权融资渠道。引导传统产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鼓励开展债券融资创新,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绿色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债券融资工作。
(三)健全现代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是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力度。积极宣传推介我县比较优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入驻我县,加快金融业态集聚发展,健全完善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新型金融业态互补的现代化、便利化金融供给体系。二是推动地方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科技、文化等专营机构,引入先进服务模式,开展机制、流程、产品和科技创新。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的市场定位,向县域、农村和社区延伸机构和服务。优化保险机构网点布局,鼓励保险机构向乡、村两级延伸保险服务网络,扩大保险覆盖领域。三是加快地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等地方金融组织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资、变更工作,加快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四)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是提高企业内部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坚守主业,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投资,合理授信,防止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通过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金融素质,进一步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二是妥善化解担保圈风险。发挥县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联合办公室的作用,推动涉事企业、债权银行、担保企业共同努力,坚持“一企一策”或“一圈一策”,阻断担保圈链,统筹推进企业担保圈风险化解,防止风险蔓延发酵。三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强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综合防控惩戒,采取媒体曝光、限制实际控制人高消费、限制开办新企业等措施,提高市场主体违约成本,构建诚信褒奖和失信惩戒大格局。充分发挥金融法庭作用,为金融案件提供快立、快审、快判、快执“一站式通道”,积极打造我县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四是扎实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政府不会买单,增强“买者自负、风险自担”意识,教育群众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坚持防打结合,打早打小。既要解决好浮出水面的问题,依法、有序、稳妥处置风险,加大打击力度,对于积案陈案公检法要积极处置化解;更要做好防范预警,尽可能使非法集资不发生、少发生,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将防控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作为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监管,一旦发现非法集资线索,要打早打小,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时解决问题。
嘉祥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