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公安局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

  • 发布日期:2023-05-17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11370829004333590A/2023-08049 发布机构: 嘉祥县公安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成文日期: 2023-05-1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县公安局党委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树牢“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就护航保障到哪里”的理念,紧扣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发展所需,立足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研究制定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着力打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加快推进“强富和美”新嘉祥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一、建立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成立局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县公安机关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专班,围绕县委1号文确定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事项,以及重点企业,组织局领导、警种派出所负责同志分工包保联系。包保领导定期深入项目、工程和企业一线开展“问需问安”走访活动,对接发展所需,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问题。实行“免打扰”机制。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统一印送“警企联系卡”,方便项目、企业负责人随时联系,做到服务不添乱、保障不打扰,近距离感受“公安温度”。建立公安公职律师服务机制。组建“公安公职律师企业服务队”,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市场交易、企业管理活动提供刑事法律咨询和风险隐患提示服务,提前防控风险。

二、集中整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统筹加强内部安保防范。坚持阵地前延、警务前移、警力前置,与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接论证,区别情况、科学设置警务室,整合企业内保、保安等力量,推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指导整改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矛盾风险。全面排查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方面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在科学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及时提报党委、政府,通报有关部门,指导项目、企业提前防范处置,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风险隐患。强化治安巡逻防控。统筹特巡警、交警大队和辖区派出所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周边特别是案件多发地段、时段的巡逻防控工作。

三、严厉打击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涉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影响生产经营的报警(案),坚持“零容忍”,做到快出警、快立案、快侦破、快追赃、快结案,并视情通报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处置。持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打击欺行霸市、强迫交易、封门堵路、阻挠施工、寻衅滋事等阻扰破坏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虚开骗税等危害经济金融安全的经济犯罪,全力侦破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虚假诉讼、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案件,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侵权盗版等违法犯罪,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地理标志的刑事保护水平。顶格处理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违法犯罪,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立健全重大涉企案件挂牌督办机制。落实局领导包案、专案组侦办、限期破案等机制,快侦快破案件,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损失。

四、开通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证照办理“绿色通道”。 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依托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运行“全科通办”窗口,跨警种统一受理收件、审核原件、送达结果,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以最快速度、最便捷流程确保“排一次队、办多个事”。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需要批量办理户籍、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等业务的,开通行政审批便民利企“绿色通道”,实行“周末无休、专人专管”和“一站式”预约上门服务,急件即办,视情提供“加急办、容缺办、延期办”便捷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化“最后一公里”为“服务零距离”。简化企业、社区集体户设立手续。户口迁移、首次申领和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以及证明等户籍类业务“跨省通办、全域通办”;重点企业凭营业执照和法人居民身份证以及单位合法固定住所产权证明,即可申报设立企业集体户;各派出所普遍设立社区集体户,便利外来人口落户。提升行政许可审批效率。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及时获悉审批需求,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许可、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实现当天办结,第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证工作日当天办结。

五、优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车驾管服务。创新“线下星期六”车驾管服务举措。帮助解决需要现场办理、但群众工作日无暇办理的机动车挂牌、驾驶人考试、补换领登记证书等业务难题。将部分违法处理、车驾管业务下放交警中队,完善“智慧无人车管所”24小时不打烊服务。对规上企业办理的大宗车驾管业务,视紧急程度、业务种类开展预约上门服务;积极推介、引导通过网上交管“12123”平台办理业务。积极走访、及时了解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物流运输需求,对城区货车通行证实行灵活办理。持续提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物损评估、保险理赔、社会救助、事故法庭“六位一体”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效能,使事故处理流程更顺畅。

六、全面加强包容审慎执法,从严整治趋利性执法。坚持用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和行政处罚“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制度;对项目、企业管理人员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冻扣措施,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冻结、扣押财产,第一时间依法返还被侵害的资产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对项目建设、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依托办案协作机制,协调解决异地公安机关司法冻结银行卡问题。从严整治选择性执法。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立而不侦、压案不查、趋利执法、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建立涉企违法违纪线索核查机制。依托110、12389等举报电话,对公安民辅警在执法执勤、走访调研、服务管理等与企业工作交往中,触犯底线红线和纪律要求的,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反馈答复、监督整改,建立“亲、清”政商关系。

七、精准开展融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预警提示。依托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和违法资金查控平台,定期分析研判经济犯罪形势,掌握犯罪动向、洞察金融风险,及时发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公账户高风险交易,第一时间推送防范投融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等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持续强化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宣传教育,及时通报最新诈骗手法,提升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防骗识骗能力。

八、强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领域、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监测工作,全时段扫描监测、及时预警通报网络安全隐患,跟踪指导整改工作,督促运营单位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严密防范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泄漏,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