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技赋能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打造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新样板

为进一步在园区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践行“城小二”精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利用人工智能AI与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园区发展治理、土地出让、图纸审查、建设工地安全监管全链条智慧管理,在促进科技城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服务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便利度、满意度。一、主要做法(一)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全面呈现园区发展。运用三维仿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整合科技城园区规划、设计、建造、运维数据,全面呈现崖州湾科技城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活配套等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能够自行实时了解园区,打破园区认知隔阂,降低园区信息获取难度和成本,轻松掌握企业入驻、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情况,便于进驻园区和企业办公选址评估。企业员工可快速获取周边的购物、餐饮娱乐、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信息。通过完善数据服务,让园区数据活起来、转起来、用起来,构建各类专题信息模型,支撑科技城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资源服务。(二)发布上线云上读地系统,直观展示土地信息。构建土地信息归集、查询发布、智能选址、政策指引和招商地图等功能于一体的土地信息平台,结合三维空间技术,创新实现“标准地”全要素、全类型相关信息线上展示(即云上读地)。企业了解土地信息更便捷,不用跑现场,通过网络即可直观了解地块的区位、现状、地段优势、建设指标等信息,也可通过联系人快速了解招商、供地等有关政策和信息。(三)上线智能审图BIM平台,自动核查设计图纸。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图纸随时随地在线数字化报建,可结合规划,规范在智能审图系统预审21项关键条件和重要指标。建设单位提交图纸后,系统先自动预审并生成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清单,再经人工复核后,快速形成审查意见,并提供给建设单位以修改完善图纸。此举大幅减少审批过程多次反复的问题,提高了整体审批效率,避免建设单位重复报批报建。同时,系统可快速将单个项目信息汇总到崖州湾科技城园区城市信息模型场景中,直观呈现单个项目和城市规划、城市风貌的关系。(四)实施工地智慧监管,实时智能监测工程现场。结合视频图像识别抓取、信息传感等技术,建设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在安全方面,实时监测、预警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越界攀爬”等安全隐患行为,通过视频监控智能跟踪塔吊、身份识别把关升降机运行,实现重大危险源监管全覆盖。在绿色施工方面,通过智能判别渣土车加盖、材料乱堆乱放、进出车辆污泥清洗等现场施工行为,实现文明施工全监管。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通过进出人员实名制打卡、材料进出系统管理、投资进度线上申报,实现工程进度信息全方位掌握。二、亮点及成效(一)CIM平台让园区发展“促”得更全面。企业在崖州湾科技城投资、入驻、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类事项,都离不开数据支撑。为最大程度发挥CIM平台的大数据作用,促进园区全面发展,CIM平台已归集并对外提供21类143项数据服务,贯穿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为崖州湾科技城园区企业提供创新技术咨询、专项扶持和“产-学-研”对接等服务,全方位帮助园区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二)“云上读地”让土地信息“看”得更方便。企业根据区域、规模大小等条件定向查找,精准筛选到适合地块,节省获取土地信息的成本,缩短投资决策周期,获取土地信息更高效,不受时间、空间制约,可以随时、随地选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为资源、资产、资本有效衔接提供媒介和支撑,提高土地信息透明度,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推动实现政府精准招商和决策。目前已在云上读地平台发布20个地块信息,同时展示了省、市、园区各类政策文件和园区办事指南,有力促成了崖州湾科技城2021年的5宗土地出让。(三)智能审图让工程项目“批”得更快速。实施智能审图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间。以往人工审核单个项目CAD图纸需要3—5个工作日,智能审图系统结合人工复核只需5-10分钟即可输出审核初始结果,1—2个工作日便可完成审核工作,同时减少了人工审批的部分主观臆断,使得整体审批时间压缩了50%以上,实现规划审批服务提速、提质、提效。(四)智慧工地让工程项目建设“管”得更有效。依托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崖州湾科技城已对65个在建工程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督与管理。已接入科技城内工程项目建设监管视频239路,在线监控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304处,累计线上实时管理4.88万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新冠疫情不断反复的大环境下,有效保障了科技城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有序建设,大大增强了企业投资建设的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