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什邡:用好“平台+” 助力政采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
- 发布日期:2023-12-28
- 浏览次数:
什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用好“平台+”持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质效。截至7月底,共完成采购项目21批次(含网上竞价),成交金额2120.72万元,节约资金163.31万元,资金节约率7.15%。
“平台+制度”促交易再提速。严格执行“一日办结”“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采用“清单制+责任制+监督制”模式全面压缩政府采购办理时限,推进项目及时顺利实施。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常态化,电子化开标评标项目占项目总数的100%。采购人由以往的“纸质盖章”“至少跑两趟”转变为“全程网办”“全程零跑腿”,可实现半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计划受理、采购需求确认、采购文件编制、采购公告发布,较之前政府采购流程提速80%以上,真正实现业务办理“电子化”、文件资料“无纸化”、数据共享“便捷化”。
“平台+公开”让交易更阳光。依托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务公开”栏开设三个“交易直播”专区,对开标现场进行“实时直播”,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媒体广泛收集在政府采购领域典型违法违规案件,在交易大厅LED大屏等媒介同步滚动播放相关惩戒信息,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态势;设立意见收集箱、公布行业监督举报电话等,营造“围标串标不可为,违法违规必遭惩”的浓厚氛围,打造多元监督、立体监督,推动阳光交易。
“平台+数据”赋能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强政府采购交易数据分析运用。每年上半年进行1次数据分析,下半年进行年度总结。分别从项目受理数、项目完成数、完成预算数、节资率等20余个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同时与上一年度同口径数据作纵向比较,与周边兄弟县市区作横向比较,并结合工作实际,形成集采服务工作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用决策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依托财政部地方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近3年市采购项目预算及实际采购金额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政府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项目在预算偏离度方面呈现的4个特点,预算偏离的2大原因,针对性提出降低政府采购预算偏离度相关对策建议3条,提高了采购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来源:什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