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区:“三个聚焦”擦亮公共资源交易“金字招牌”

江苏省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淮安分中心紧扣“放管服”改革主线,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聚焦优质服务、数字赋能、惠企便企为三举措为抓手,助推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优化,擦亮公共资源交易“金字招牌”。一季度,完成工程招标、政府采购20个项目,交易额5.09亿元。

(一)聚焦优质服务,跑出重点项目“加速度”。一是强化服务前移。主动与承接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住建、教育等建设单位对接,按照“快、简、优”的原则,明确专人负责,过程注重统筹有序推进,为交易各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一季度,共接受各类咨询80多次,协调处理各类难点问题二十余项。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对政府重推、时间较紧的项目,由业务骨干一一对接,将疑难问题集体会办与具体环节专人跟办相结合,主动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导、操作协助等服务,做到全流程“点对点”闭环服务。今年以来,已成功保障金陵中学淮安分校、国联河西公园社区等8个民生重点项目顺利交易。

(二)聚焦惠企便企,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一是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扶持中小企业。根据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中心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政府采购电子化率及不见面交易率均为100%;今年1月起,政府采购项目全面免收履约保证金;实现合同在线签订,缩短合同公告时间为0.5个工作日。二是持续加大保函推广力度,工程项目允许使用保函项目数占比为100%;今年以来,已有535家投标企业使用保函,释放资金流4584万元。三是加强保证金清退和划转工作。严格执行“每周一电”制度,利用电子平台“批量退还”,实现保证金退还“即交即办”;由分管领导牵头、业务科室统筹、个人实时推进,通过电子划转、网上帮办、快递代办等多种方式清退保证金,退还各类保证金265笔,清退效率大幅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三)聚焦数字赋能,下好智慧交易“先手棋”。一是打造一网布局。该中心以打造全流程“不见面”交易、数据实时汇总、全程监控、网上见证、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依托“阳光采购一网通平台”,延长“不见面”服务链条至标前标后,从项目立项至合同签订,采购人仅需办理CA锁,即可足不出户完成政府采购全周期交易环节。今年以来,共实施全周期“不见面”政府采购项目2个。二是持续推进数字改革。坚持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网上发布11个项目招标计划;全面推广使用“诉接速办”在线管理平台,实行“诉接服务专员”制度,由专人实时在线查看,根据诉求内容进行分拣、转办、抄送,实时跟进办件进度,确保异议投诉在线办理率100%,今年网上已办理异议投诉2件;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服务常态化,已为淮安各县区及省内8个地区的10个项目提供服务,实现评标场地、专家资源的“云共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