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谋划

  • 发布日期:2023-12-21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11370829494411415G/2023-12135 发布机构: 嘉祥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3-12-21 失效日期:
有效性: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应急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火防汛、减灾救灾等重点任务,确保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形势稳定。先后荣获县级以上表彰、表扬、经验推广等30项。省应急厅将我县设为全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化建设试点和电气焊智能化监管试点,在全省推广典型经验;第二届山东省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承办全省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岗位练兵竞赛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全省矿山事故(钻探)救援应急演练市安委会予以通报表扬;市安全生产执法技能竞赛一等奖;承办“2023年济宁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受到济宁市通报表扬;市2023年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市行政执法“十佳优秀案卷”;荣获“2023年嘉祥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综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工作总结

(一)凝聚齐抓共管强大合力,保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全县各镇街(经开区)、各部门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工贸、医疗、农业机械、文化旅游、教育、养老机构、特种设备、电力、油气管道、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兼顾醇基燃料等新业态新领域,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三个专项整治”(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预防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作业)、复工复产安全监管执法、基层基础提升年、煤矿安全生产“回头看”、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建筑施工“四位一体”专项检查、冬春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百日攻坚”、民间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汛期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化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下半年专项督导检查、分级分类末次评估、爆炸风险装置摸排改造、烟花爆竹零售店全覆盖检查和第三季度矿山执法复查、煤矿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等专项治理活动,进行覆盖所有区域、所有行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地毯式隐患排查治理,切实严控风险隐患,有力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今年以来全县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共派出执法检查组10018个,派出执法检查人员32394人次,聘请专家1984人次,执法检查企业17748家次,共排查一般安全隐患52344条,重要安全风险点380个,重大隐患865条(已闭环整改859条),行政处罚1036起,停产整顿28家,打击非法制造特种设备窝点1处和违法储存经营柴油1家,行政拘留66人,罚款667.855万元。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一般问题隐患台账及重大安全风险台账“三个台账”,逐一制定整改管控措施。

(二)紧盯职责内安全监管领域,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一是危化品领域。今年来,先后开展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安全专项整治、高危细分领域专项治理、夏季汛期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检查、危化品和烟花爆竹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化工危化品、烟花爆竹单位242家次,查改隐患928项,立案41起,行政处罚173.1万元。全力推进危化品“三化”安全技术改造,县应急局联合安全专家针对企业摸底情况进行复核,我县重点危险工艺控制系统需要改造的有2家共2处,化工过程操作单元需要改造的有7家共22处。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6家21处。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提升,目前已对8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完成评估。推进全县化工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县2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和2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已取得二级标准化证书,7家危化品生产和经营(带储存设施)企业、58家加油站及15家一般化工企业全部取得三级标准化证书。县应急局对危化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执法检查,溯源核实危化品买卖全过程,发现违法经营单位4家,1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3家进行立案调查,工作做法获得省应急厅认可。有序推进化工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县应急局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细化“安全培训、夏季安全生产、分级分类评估、问题隐患闭环整改、企业人员资质达标”五个方面工作内容,有序推进攻坚行动。二是矿山领域。县应急局结合全县矿山安全生产实际,先后印发了《全县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县煤矿、非煤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等工作措施,要求各矿山企业根据方案要求,对照检查表,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全方位自查自纠活动,认真督促企业落实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以及防灭火、机电提升运输、防治水、顶板管理等专项整治工作,企业自查自纠问题隐患728条。县应急局根据年度执法计划,每周对所辖矿山企业开展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联合矿山安全专家,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截至目前,累计聘请专家31人次,查改问题隐患378条,立案9起,罚款65.8万元。10月初组织对辖区内所有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计172人分三期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专项行动。11月9日至17日,县应急局联合安全专家对全县三家煤矿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共计查出问题隐患305条,已责令三家煤矿企业立即组织整改,11月底组织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经复查均已整改完成。三是工贸领域。2023年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现场评审105家,82家企业完成三级标准化创建、23家企业完成小微标准化创建,全面提高了企业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十个一+1”活动,目前我县120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已全部制定实施方案,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组织全县开展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培训专项行动,共计培训30229人次。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的通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执法检查,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逐人逐证进行核查,确保“三项岗位”人员所持证书合法有效。截至目前,已检查重点企业69家,查出问题隐患143项,已全部整改到位。充分运用山东省工贸行业专项整治调度系统督促企业落实风险自辨自控和隐患自查自治,实地检查企业16家,查改问题隐患265项,立案处罚1家,举办了2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专题培训班,培训从业人员674人次。

(三)全力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一是森林防火领域。与防火重点镇街、国有林场及旅游景区分别签订了森林防灭火责任书,对各镇街、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防灭火队伍登记在册,建立台账。对各种防灭火物资建立台账,各类防灭火物资装备155项,8820余件。防火期内张贴《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的通告》《关于严厉打击违法野外用火行为的通告》《嘉祥县违法违规用火举报奖励办法》等防火公告约300份,发放明白纸8000份。县森防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的通知》,对林缘地带、重要设施周边等关键重点部位共清理13.833万平方米,39.4吨枯枝落叶。县森防指牵头,按照于市长要求于11月22日已经完成县级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二是防汛领域。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全面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了平安度汛。对全县重要防汛点位均逐一明确具体负责人,确保在岗在位、响应及时。今年汛期共发布防汛三级预警两次,四级预警一次。强化防汛演练和培训。采用室内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全县2023年度防汛抢险演练,开展防汛责任人培训47班次,参与人数2046人次。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全县派出检查组609支,1963人次,查改问题455个,落实责任人数量441人次。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全县共37支、1208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均已登记造册,明确联系方式;全县防汛抢险物料、救生器材、抢险机具、通讯设备共计4大类,34小项均已建立台账。三是综合减灾领域。印发《县委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关于全面做好防汛关键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嘉祥县应急物资保障2023年度工作要点》等安排部署全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根据《嘉祥县自然灾害风险会商评估工作制度》要求,每季度、汛期等重点时段及时召集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自然灾害风险会商工作,今年以来,已印发2023年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7期。做好灾害风险提醒工作,已发布灾害天气预警提示22期。加强灾情管理,根据受灾实际情况做好灾害救助工作,2023年我县未受灾。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上年度加固工程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清单及抗震设防情况,对抗震加固改造及新建工程进行信息采集,今年我县共录入采集信息36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监管基层基础依然薄弱。在安全生产抓落实上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执法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不够、缺乏信息化监管手段等问题,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与当前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相匹配。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差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总体偏低,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存在得过且过和短期生存心理,“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来我县发生了危化企业火灾和煤矿涉险事件,暴露出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隐患自查自纠不深入、教育培训走形式、应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有待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物资设备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个别隐患排查整治不够彻底,镇村防范救援力量薄弱,群众性抢险队伍组织困难。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夯实安全生产“基本盘”。一是抓好综合监管。以国务院安委会“15条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八抓20条”创新举措为遵循,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三个必须”责任,强化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自我管理能力,统筹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等,进一步发挥好重大事故隐患台账、一般问题隐患台账及重大安全风险台账“三个台账”常态化运作机制作用,深化安全生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四季度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切实减少一般事故。二是抓好化工安全。在2023年底前,采取化工企业自查自改、市级组织异地互查、“回头看”复核检查等方式,扎实做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密防范各类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按照规定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分别制定和明确具体制度和工作措施,推动化工产业安全发展格局重塑、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改造、化工安全智慧赋能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进入冬季,气候干燥、雾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增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受到影响,督促危化品企业制定“冬防”方案,严格落实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危化品企业冬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吸取烟花爆竹事故教训,深化烟花爆竹“打非”行动,追踪溯源,强化源头管控。持续推进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我县将根据末次评估结果,按照“夯实巩固蓝色、规范提升黄色、帮扶管控橙色、整治淘汰红色”的原则,实施严格监管,并根据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实施动态调整。三是抓好煤矿安全。围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以及防灭火、防治水、机电提升运输、顶板管理等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督促各类问题隐患整改落实。督促各煤矿企业汇总整理前五年内各级检查及自查自纠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利用大数据思维,分门别类,查找共性问题,指导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强化企业一线员工的管理,强化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员工心理动向,疏导解决员工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增强一线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建言献策奖励机制,提高员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的积极性。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安装完善监控视频升级改造工程,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安全监管方式提升。四是聚焦工贸安全。盯紧看牢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开展工贸行业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预防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强化企业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落实。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坚决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结合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贸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排查问题隐患,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建立隐患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强化闭环管理,高标准高质量抓隐患整改,坚持铁腕执法、动真碰硬,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移交执法大队,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态势,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全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五是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化建设和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安全生产长久治安的根本保障,也是安全管理最忠诚的“伙伴”。下步将认真学习全国、全世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先进科技,打造集监管、执法、整改为一体化的信息化闭环管理构架,以科技破解安全生产执法难题。结合现有基础开展安全生产信息一体化指挥监管平台、全过程执法监控调度云平台、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机器人智能巡检改造试点等建设,用科技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二)织密灾害防治“安全网”。一是高度重视秋冬森林防火。健全完善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县森防办牵头,与防火重点单位和镇街签订责任书,压实防灭火责任,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值班值守、宣传教育、卡口管理、督导检查、火源管控,严防森林火灾。二是全面做好综合防灾减灾。加强监测预警,健全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风险提示;三是全力保障物资保障工作。加强灾情管理,根据明年天气变化,持续做好灾情报送工作,根据受灾实际情况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确保我县灾害信息员培训全覆盖。

(三)筑牢应急能力“生命线”。一是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收集汇总化工、矿山、烟花爆竹、涉氨制冷等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明确擅长救援领域、队长及队员联系方式等信息。二是做好预案管理。统筹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及分项预案的管理工作,对我县总体应急预案及9个专项预案进行修编。三是做好应急救援站点验收。对建设完毕的62处微型应急救援站点政策支撑、人员及装备、预案编制等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和救援准备。严格落实指挥中心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重点时期进行联合值班值守,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制度,第一时间救援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应急指挥综合监管智慧平台,丰富应急通信手段,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装备配备和资金投入,建立规范的联通测试机制。

县应急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谋划.doc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