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垓镇“四措并举”转化提升基层党组织

今年以来,黄垓镇把加强“双基”工作作为着重点,抢抓基层党组织规范建设年有利时机,持续推进“基层党建集中攻坚年”主题活动,坚持从问题入手,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出重拳”“下猛药”,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力全速提升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强化包保责任,推进短板村转化。该镇以加强基层党建为统领,坚持科学规划、健全机制,不断夯实责任、明确措施,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上下联动,合力攻关。今年,辖区有8个村因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或无集体村级活动场所等问题,被列为软弱涣散村,为迅速补齐短板,加强整顿转化,镇党委对每一个软弱涣散村成立了由分管科级干部、管区书记、包村干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整顿工作。针对无村级办公活动场所的6个村,实行镇、管区、村三级联动举措,逐村分析研判,逐村制定整改措施,逐村明确包保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严厉的措施,倒逼出巨大的干劲,仅三个月的时间,铁庙村高标准新建170㎡的办公场所,并按照结构标识、制度牌匾、公开公示、功能设置、配套设施“五统一”的标准要求,统筹设置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打造了一处高标准的党建示范点,同时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便民优质服务中心;司垓村融资28万元完成集体办公场所建设;胡楼村对原小学教学楼进行了修缮改造,成为全镇唯一的一处全开放的办公场所;杨村、井庄两个村在完成场所选址的基础上,已顺利开工建设。

深化组织整顿,注重思想理念教育。针对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这一突出问题,镇党委结合“三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抓作风、提效能、干事业”主题活动为途径,创新管理形式,实行村级组织“千分制”考核和镇村党员“星级化”管理制度,努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品德、作风、能力等方面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和为民服务的干事激情,切实提高村班子的战斗力和服务群众、驾驭工作的能力;将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安排包管区副科领导、管区书记与村“两委”班子分别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着力解决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增强村“两委”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采取外出参观学习、集中授课辅导、分别座谈等方式,加强软弱涣散村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做到边整顿、边培训、边提高,帮助其提高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切实负起责任,扎实抓好各项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突出问题整改。大力开展对标学标达标活动,深化“两学一做”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主题实践教育,实行副科级包保“薄弱涣散村”责任制,限期转化提升,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一村一台账,细化问题具体表现,剖析主要原因,分类制定整改方案、整顿措施、整顿目标、整顿时限和责任人,扎实推进整顿转化提升工作;落实动态跟踪管理,按照“注重实效、强化服务”的思路,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回头看”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追求最佳效果,对整顿效果明显、党员群众满意的,及时清帐销号,确保整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亮化记分管理等制度,推进主题党日规范化制度化,探索“主题党日+”模式、实施“3+1”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全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干部轮流坐班、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承诺践诺管理制度,完善村级民主决策议事、“四议两公开”等村级民主决策机制,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成果得到全面巩固。

严抓督查考核,建立销号清帐机制。镇党委推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推进、同落实,深化党员干部包村责任制,将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步传达到位,削减中间环节,解决“中梗阻”问题;修订完善了《黄垓镇镇村干部工作督导考核奖惩实施细则》,实行包村干部与村干部同奖同罚的工作机制,镇政府每周一上午召开支部书记和机关干部周例会,及时通报软弱涣散村整顿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并让工作成效大、进展快的村支部书记上台介绍经验做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工作成效差、进展慢的村支部书记上台做表态发言,说明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起到惩戒激励作用;镇党委定期听取整顿提升工作情况汇报,督查办、党建办定期开展督查考核,深入调查突出问题是否有效解决,确保软弱涣散党组织优化提升;加大考核力度,将涣散党组织整顿情况作为全县大考核大排名重要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与村干部绩效考核奖励挂钩,确保整顿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针对整顿过程中查摆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对整顿不到位、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继续加大整顿力度,防止老问题“反弹”,杜绝新问题滋生,力求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实现镇村组织振兴夯实牢固基础。

(作者 冯再强  丁万成   审核  于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