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垓镇以“双基”工作为统领,抢抓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利契机,按照“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任务配档表,明确党建责任,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工作举措,确定任务目标,细化责任落实,使全镇的基层党建实现了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着力推进“三力”提升工程。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黄垓镇把建设农村过硬党支部和带头人队伍放在首要位置,以农村党组织“三力”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和村级大考核大排名等活动,着力提升农村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服务群众实力和干事创业动力。坚持每周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让支部书记登台讲经验、作表态;组织镇村干部50余人次赴邹城市石墙镇、香城镇观摩学习,组织镇村干部20余人赴烟台栖霞市考察学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拓宽思路,激发干劲;扎实开展双向挂职工作,通过融入式锻炼,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创新党员冬训模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农村党员925名,党委书记分别给机关、农村党员上党课2次;开展“村村到”现场观摩2次,支部书记现场述职,通过到场看、当场讲、现场学,对照先进找差距,明确目标定措施;建立了62人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信息库,锻造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凝聚力加快发展的合力。
着力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镇党委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基础,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一是明确“建”的标准,全面精准发力。成立镇党委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修订完善党委议事决策流程,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组织召开专题党委会8次、专题研判分析会4次,带头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着力筑牢思想基础。二是优化“用”的标准,分类施策推进。推动规范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推进主题党日规范化制度化,探索“主题党日+”模式、实施“3+1”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全力打造基层党支部坚强堡垒。三是细化“评”的标准,综合研判评价。首先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作为大考核大排名考核的重要指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其次强化日常考核督促,镇党建办不定期到村进行党建督查,采取随机询问、实地检查等方式,以查找问题为导向,以加强整改为举措,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跟进督促,全速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党委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统筹部署,多措并举,逐村研判,强力推进,从根本上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题,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根本制约。一是健全制度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黄垓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体科级干部每人包保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组织带领包村干部定期驻村调研、座谈协商,帮扶指导;督查办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考核、季排名督考制度,对每周通报后三名的村由分管服务区副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对每月考核后三名的村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约谈,建立奖励机制,落实惩戒措施,及时兑现奖惩,严格的督查考核倒逼出了各村最实在的发展成效。二是拓宽发展思路, 突破“增长”瓶颈。先后组织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分析研判专题会议5次,探索出巩固三资清理、建设经营场所、聚焦招商引资、规范土地流转等10条增收途径,逐村分析研判确定增收途径和措施;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17000亩,村集体增收51万元。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增强“造血”功能。全面清理31个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强化盘活利用;逐村梳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开展村集体经济法制攻坚行动,压实责任,挂图作战。截至六月份,全镇31个村中有2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10村收入超过5万元,4个村收入超过10万元。
着力加强村级活动场所提升。镇党委大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面提升工程,着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力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在去年新建鲁东、前园、李楼等3处办公场所,粉刷村两委大院内外墙27处,配备规范制度牌匾31套的基础上,今年镇党委投资15万元高标准对31个村的公开栏进行升级改造,又扎实推进铁庙、杨村、井庄3处办公场所新建工程和司垓、胡楼2处办公场所修缮工程,全速加快实施结构标识、制度牌匾、公开公示、功能设置、配套设施“五统一”工程,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回头看”工作,逐村分析研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运行情况,全力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建、管、用”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拓宽阵地作用,放大堡垒效应,努力为建设和谐幸福新黄垓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 冯再强 丁万成 审核 于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