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农字〔2019〕37号关于印发《2019年嘉祥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113708294941001661/2019-05061 发布机构: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镇街文件
成文日期: 2019-05-2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嘉农字〔2019〕37号

关于印发《2019年嘉祥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的通知

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局属业务站(股室所部):

为继续优化和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推广应用先进、实用、轻简、绿色的玉米生产关键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保障我县夏玉米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2019年嘉祥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2019年嘉祥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27日

(此文件主动公开)

2019年嘉祥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在继续推广应用夏玉米“精量播种”、“种肥同播”、“一防双减”、“适期晚收”等关键实用性增产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条带旋耕”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减少人工、水、肥、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倡导绿色生产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实现我县玉米从高产到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

大力调整和优化玉米种植结构,适度发展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特用玉米,提倡改种大豆和杂粮、杂豆、薯类等耐旱节水作物,探索秋季农业生产多元化种植模式。调减粮用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实行玉米、大豆隔年轮作,培肥地力,促进大豆种业发展。加大绿色、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械和新模式,搞好技术组装和技术储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水、肥、药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挖掘品种产量潜力。

具体做法:一是种植高产、稳产、抗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二是稳妥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促进夏玉米籽粒和秸秆利用的转型升级;三是适度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促进玉米产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四是提倡大豆与玉米的隔年轮作,发挥豆科作物的固氮养地作用,培肥地力,促进大豆种业发展;五是在田间水利基础条件差的区域,种植杂粮杂豆和薯类等需水少的作物。

在保持生产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的能力,保障夏玉米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二、精心备播,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当前玉米生产中,七分种,三分管,高质量播种是确保夏玉米健壮生长的基础。在夏玉米播种前,做好精选良种和肥料、前茬处理、机械选择和调试、培训机手等播前准备工作,确保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一)品种选择。应根据地力、光温条件、茬口、产量要求、耕作习惯、灌溉条件等,选用适合机械化作业、耐密植、抗倒伏、耐高温、熟期适宜、高产稳产的品种。普通农田可以种植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德单5号、隆平275、青农11、先玉335、天泰33号、宇玉30、济玉901、农星207、华良78、华盛801、迪卡517、连胜216、邦玉339等品种;青贮玉米可以种植饲玉2号、登海605、德单5号等生物产量高的品种;鲜食玉米可以种植青农206、山农207、济糯33、鲁单801、西星五彩鲜糯、济宁糯33等口感、色彩、卖相好的品种;籽粒机收的可以种植鲁单2016、宇玉30、迪卡517、鑫瑞25、金来376、京农科728等生育期适中、籽粒脱水快、穗位适中、抗倒性强的品种。

(二)精选种子。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适宜单粒精量播种的优质种子。种子要经过精选,确保精播后苗全、苗匀、苗壮。种子纯度≥98%、种子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3%。同时必须为包衣种子。

(三)种子处理。正确的药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预防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可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病害,可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处理尽量做到整地区统一推进、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确保质量,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四)播种机械。目前可采用多功能转勺式玉米精播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开种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或合作社,可选择气吸式或指夹式玉米精量播种机;小麦秸秆粉碎质量差的地块,可选择清茬(或灭茬)玉米精量播种机;土层板结或带肥量大的地块,可选择深松多层施肥玉米精量播种机。选择具备仿形功能的播种机械,保证播深一致,出苗整齐。 

(五)抢茬直播。我县夏玉米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小麦秸秆还田后,立即播种玉米,实现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玉米机械精播、化肥深施“一条龙”作业,有条件的可采用破茬深松免耕播种机。播种时田间相对持水量要在70%~75%。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灌溉(浇蒙头水),避免先灌溉影响播种机组下地,耽误播种时间。蒜茬地块注意不要早播,最好和周边麦茬地块同时播种。

(六)播种方式与密度。采用多功能玉米精播机械免耕贴茬精量播种,行距平均60厘米左右,建议采用大小行种植模式,小行50-55厘米、大行65-70厘米。播深3~5厘米。做到播深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播种密度比预定收获密度增加10%左右。耐密型玉米品种高产田每亩5000~5500株,一般大田每亩4500株左右;大穗型品种高产田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亩4000株左右。

(七)带底种肥。底肥或种肥随播种带状施用,优先选用深松多层施肥和定位施肥玉米精播机械。肥料推荐使用缓控释肥,或每亩施氮磷钾(28-6-6)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底肥侧深施,与种子分开距离8厘米以上,防止烧种和烧苗。高产攻关田和成规模种植的玉米田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

(八)化学除草。可采用带有喷药装置的播种机一次完成,或播后芽前土壤墒情适宜用乙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封闭除草。小麦秸秆还田量大、土壤干旱的麦田,建议在杂草出齐后进行苗期化学除草。

(九)鲜食玉米隔离种植。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以防外来花粉串粉后影响品质或口感。一是空间隔离,即与其他花期相近的玉米间隔距离不小于200米;二是时间隔离,即与其它类型玉米的花期间隔应在25天以上;三是自然屏障隔离,即利用房屋、林带等自然障碍物进行隔离。

三、加强苗期管理,打实丰产基础 

苗期是决定亩穗数的关键时期,主要是进行营养生长。此时玉米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生长中心是根系,主攻方向为安全出苗。保持出苗所需的适宜土壤墒情,旱浇涝排,预防病虫草害,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搭建好合理的群体结构,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

(一)浇蒙头水。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后浇“蒙头水”,以保证底墒充足、种子尽早萌发和一播全苗。

(二)化学除草。未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失败的田块,可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苯唑草酮悬浮剂+莠去津水分散粒剂+专用助剂、烟嘧磺隆等进行苗后茎叶除草。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不重喷、不漏喷,并注意用药安全。

(三)防病治虫。玉米出苗前后,要结合土壤封闭除草,喷洒吡虫啉、捕虱灵等杀虫剂,杀灭麦茬上的灰飞虱、蓟马、麦秆蝇等残留害虫。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玉米幼苗4~5叶期,用三唑酮、多菌灵等进行叶面喷雾,预防和防治褐斑病。防治粘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等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尤其是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病虫害,如新出现的草地贪夜蛾等。

(四)旱浇涝排。苗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效果,但如果长期干旱则应及时浇水;苗期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应及时进行排水,并保证玉米生长期间排水畅通。苗期如遇强风倒伏,一般不用扶正,幼苗可自行矫正。植株如有分蘖,无需拔除。

四、抓好穗期管理,确保穗足穗大

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主要生长特点是长叶、拔节和雌雄穗分化,主要任务是促叶壮秆,目标是群体结构合理、穗足穗大、个体健康抗逆。备好源,建好库,为后期粒多粒重、高产创造好条件。

(一)拔除小株。实行单粒播种省去间苗定苗环节,但是田间出现的小、弱、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养分消耗和病害传播,改善群体结构,为正常植株创造好的环境。

(二)追施穗肥。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之间,是夏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应重视追施攻穗肥,促进形成大穗。穗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氮肥10-15公斤,可适当补施磷钾肥。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处开沟深施,深度10厘米左右。普通地块施用缓控释肥后如不出现脱肥现象,可不追施穗肥。

(三)防旱防涝。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尤其敏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土壤水分过多也会造成发育受阻,空秆率增加和倒伏。保证排水干道和田间排水系统畅通,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容易发生倒伏的地块,可采取中耕培土等措施,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

(四)“一防双减”。穗期容易发生大小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和玉米螟、黏虫、蚜虫等虫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喷施杀虫、杀菌复配或混合药剂,能够兼治兼防多种病虫,减轻后期危害,保护玉米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杀虫剂可选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每亩8g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g,杀菌剂可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扬彩)每亩70毫升或 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进行喷雾,有效防控玉米锈病、玉米穗虫(玉米螟、棉铃虫、稀点雪灯蛾)、蚜虫、三代粘虫、顶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大小斑病等。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生物防治穗期害虫。在7月至8月中旬,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盛发期,释放赤眼蜂,分两次释放,每次0.7万头/亩,间隔5天释放第2次。

(五)化控防倒。高肥水、密度较大、生长过旺、倒伏风险较大的地块,在玉米7~11展叶期喷施化控药剂预防倒伏。使用化控剂要注意合理浓度配比,防止因用量过大造成植株过矮,无法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影响产量。密度合理、生长正常的田块不宜使用化控剂。

五、重视粒期管理,防早衰增粒重夺高产

粒期的主要表现为开花受精,形成籽粒,是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主攻目标是确保授粉完全,有充足的粒数,并保证光合产物运转通畅,植株不早衰,灌浆时间长,千粒重高。

(一)辅助授粉。要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遇到持续高温、暴雨、大风等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产攻关田可进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大田玉米可以用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

(二)补施花粒肥。开花期增施氮肥,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每亩施用尿素4~6公斤。高产攻关田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施用时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用作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转化。

(三)注意防旱防涝。开花灌浆期大田玉米遇旱及时浇水,高产攻关田地皮见干就浇水。后期渍水也会降低根系活力,叶片变黄,引起倒伏,要注意排水。 

六、适期机械晚收,确保丰产丰收

主要是做到适期晚收、机械收获,充分利用玉米生长后期的有利的光热资源,提高籽粒成熟度,降低机收损失率,发挥品种高产潜力,确保丰产丰收。

(一)适期晚收。待玉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时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尽量晚收。一般地块在建议在10月1-5日收获,播种较晚的地块和种植生育期偏长品种的地块,可推迟到10月10日前后收获。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 

(二)机械收获。机械收获要大面积连片推进、整村整镇推进,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打消农户怕丢怕偷的思想顾虑,农机农艺联合推进,农机手和农户一起行动,避免联合收获机过早下地。籽粒机收的玉米在不影响小麦种植的情况下,尽量在植株上干燥后收获,降低籽粒破损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