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政办发〔2018〕31号关于印发《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嘉政办发〔2018〕31号
嘉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做好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确保我县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现代化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我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二)任务目标。到2018年底,全县完成6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小麦生产功能区6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5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3万亩,玉米面积为与小麦复种面积)和3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三)进度安排。按照3年完成划定,5年基本建成的总要求,稳步推进全县“两区”划建工作,2018年底前各镇街要完成划定工作,2019年上半年完成市、县级验收,2019年底前通过省级验收,2021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 二、划定要求 (一)准确把握划定标准。“两区”划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两区”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划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二)合理分解划定任务。产粮大镇和棉花主产镇作为“两区”划定的重点。各镇街要综合考虑本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三年粮食和棉花种植用地面积等因素,对照划定任务(见附件),严格按照划定标准,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潜力等情况,及时将划定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村。 (三)精准划定“两区”地块。各镇街要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以嘉祥县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和嘉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的成果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镇街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确保每一地块都能在图上找到图斑,每一个图斑都能找到对应的地块。 (四)规范“两区”划定程序。各镇街要采取内业、外业相结合的方式,在摸清区域地块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划定工作。首先,搜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城镇开发边界有关图件、影像等数据资料,并确定“两区”划定的初步区域范围,开展图上作业。其次,实地调查核对划入“两区”地块的情况,土地现状为耕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为建设用地的地块,不应划定为“两区”,搜集划入地块的基本信息等。最后,修改完善“两区”划定图斑,经公告公示无异议并经乡镇(街道)、村签章确认后,上图入库,形成准确的图斑和数据。各功能区完成划定任务后,按各乡镇(街道)原行政区划上图入库。 (五)审核汇总划定成果。划定工作完成后,各镇街自行组织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申请县级验收,县级验收由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展改革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县级验收全部合格后,申请省、市对我县划定成果进行抽查核实。通过省、市级抽查核实后,汇交划定成果,形成全县“两区”布局“一张图”,逐级汇交至市、省。 三、统筹做好“两区”建设监管 (一)加强“两区”建设。根据“边划定、边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力争5年内“两区”耕地全部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加大“两区”范围内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深化“两区”范围内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强化“两区”监管。完善“两区”保护相关制度,严格“两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建立健全“两区”监测监管体系,创新监测监管模式,综合运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两区”的动态监测。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展改革局等部门对各镇街“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进行跟踪督导,将各地工作成效与扶持政策挂钩。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严格落实“两区”建管责任,建立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对“两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两区”建设。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健全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进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两区”农业保险全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两区”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和研究解决“两区”划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要建立由政府(办事处)负责同志牵头,国土资源、财政、水利、统计、农技等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农业、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两区”划定任务,制定相关划定、验收、评价考核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做好上图入库工作。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等资料。国士资源部门负责提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等资料。发改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统筹协调,适时组织第三方评估。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为“两区”划定工作提供相关支持和数据、技术支撑。 (三)落实地方责任。“两区”划定工作以镇街为基础推进,各镇街是“两区”划定工作的责任主体,“两区”划定工作所需经费由县政府统筹解决。各镇街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两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层层落实责任,把“两区”划定工作抓实抓好。 (四)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持续性的宣传和培训,让干部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让技术人员明确要求、掌握规范,让群众明白目的、积极参与。及时宣传报道“两区”划定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两区”划定的良好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严格督导考评。县政府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两区”划定专门工作班子,设立固定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备,集中办公;县级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部门包镇(街)形式,适时开展专项督导。建立信息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两区”划定进展情况及成效纳入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和地方绩效考评。请各镇街于2018年4月初将“两区”划定工作方案报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改局。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嘉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嘉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附件:1、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 护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doc
附件1
嘉祥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宁瑞锋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梁玉桥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毛玉华 县发改局局长
程合玉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孙善坤 县农业局局长
成 员:王忠峰 县服务业办公室主任
王悦成 县科技局主任科员
闫玉增 县财政局副局长
孟凡新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张宝立 县住建系统党委专职副书记
牛在杰 县南水北调局局长
国洪桥 县农业局副局长
于洪洲 县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杨庆响 县林业局主任科员
李存冉 县环保局副局长
李淑娥 县统计局副主任科员
李胜舜 县粮食局副局长
杨振海 嘉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刘 淼 金屯镇副镇长(挂职)
王连池 满硐镇副镇长
张昭舵 纸坊镇人大副主席
李海峰 仲山镇副镇长
王德领 卧龙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岳振海 孟姑集镇副镇长
靳向东 老僧堂镇副镇长
和春雷 黄垓镇副镇长(挂职)
李建全 梁宝寺镇副镇长
王星辰 大张楼镇人大副主席
何敬文 马村镇人大主席
吴凤生 万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孙善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两区”划定的日常工作。
附件2
嘉祥县“两区”划定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镇 街
| 粮食生产功能区 |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 ||||
功能区占耕地面积 | 小麦 | 玉米 | 水稻 | 保护区占 耕地面积 | 棉花 | |
嘉祥街道 | 0.15 | 0.15 | 0.1 | |||
金 屯 镇 | 7.8 | 4.8 | 2.4 | 3 | 0.4 | 0.4 |
满 硐 镇 | 2 | 2 | 0.8 | 0.5 | 0.5 | |
纸 坊 镇 | 6 | 6 | 5.5 | 0.1 | 0.1 | |
仲 山 镇 | 6 | 6 | 5 | 0.9 | 0.9 | |
卧龙山街道 | 6.5 | 6.5 | 5.8 | 0.35 | 0.35 | |
孟姑集镇 | 4.4 | 4.4 | 3.7 | 0.75 | 0.75 | |
老僧堂镇 | 5.8 | 5.8 | 5.4 | |||
黄 垓 镇 | 3.8 | 3.8 | 2.8 | |||
梁宝寺镇 | 8.25 | 8.25 | 6.7 | |||
大张楼镇 | 6 | 6 | 5.5 | |||
马 村 镇 | 4.5 | 4.5 | 4.5 | |||
万张街道 | 1.8 | 1.8 | 1.8 | |||
合 计 | 63 | 60 | 50 | 3 |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