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教体局>通知公告

2018-2019学年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 发布日期:2018-12-20 10:20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县教育体育局
  • 信息来源:嘉祥县教育体育局

 

 

嘉祥县教育体育局文件

 

嘉教体字〔2018〕88号

 

 

 

2018-2019学年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实施方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教育体育局制定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现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制定2018-2019学年度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构建中小学生的精神家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与时俱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陶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格养成与公民教育相统一。以健全中小学生人格塑造为主脉,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与人格塑造、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结合,陶冶高尚人格,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经典与生活实践相统一。按年级安排传统文化研学,将传统文化中的理念、思想古为今用,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中小学生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推行实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为普通中小学地方必修课程,结合传统文化主题教育、道德教育、主题班会等,组织、指导各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戏曲、诗词、书画、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在中小学开展“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面向中小学生持续开展青春国学荟系列活动,打造嘉祥传统文化校园活动品牌。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习和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学习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嘉祥历史文化价值,突出“仁孝”主题,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校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加强“文明校园”文化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学校精神,培育现代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立足学校主阵地、家庭主阵地、社会实践基地主阵地,在经典诵读、学科教学、才艺展示、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活动中,抓好融入,做好传承。

(四)做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嘉祥有极其丰富的儒家文化、曾子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全县各中小学校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考察,体验、交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利用博物馆、民俗馆、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性教育资源,利用家庭文化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作用。

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类媒体,搜集、整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料,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

二、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全县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学生参与面,提高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想性、艺术性,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找准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契合点,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使之成为落实中小学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成为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一)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

全县各中小学要利用传统文化地方教材,编写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将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曾子文化的学习教育纳入课程,制订教学计划,落实专任教师,研究进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活动过程,突出教学的实践、体验环节,按照“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教育活动四环节,努力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效果。

(二)开展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

将学习宣传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开展学生行为习惯、社会公德培养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质、好习惯。各学校要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促进“新时代好少年”行为品质提升。各教办、县直义务段学校要通过学生自荐、同学互荐、教师家长推荐等方式,推选表现突出的优秀典型,并按时间节点报送好少年事迹材料 。

三)举办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节

在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作品展演的基础上,由体卫艺科牵头,11月份举办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大合唱比赛、课本剧小品、软硬笔书法、绘画、体育、征文、音乐、舞蹈、个人才艺、朗诵比赛等项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四)开展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教育学生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粹,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五)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为进一步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知识和故事传说,对中国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悟到团圆和谐的幸福,结合节日特点,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相关活动。

1、中秋节:组织学生开展“团圆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活动。各学校安排学生开展中秋节家风家训征集、家风家训征文、家风家训书画展等活动,各班级举办家风家训主题班会。以镇街教办、县直学校为单位按要求于9月底前报送相关作品。

2、国庆节:开展“向国旗敬礼”、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开展暑期征文评选颁奖暨“研学游”活动。联合团县委、新华书店,将读书征文优秀作品结集印发,组织优秀作品获奖师生开展“研学游”感受祖国新变化活动。

3、重阳节: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登高活动和孝亲爱老活动,要求学生开展与父母团聚、向长辈献爱心活动。各单位的活动总结于10月19日前报基础教育科。

4、春节:结合好家风家训活动开展,在春节期间扩大家风家训影响,组织学生开展移风易俗、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安排表

重点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节点

分管领导

责任科室

“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1、中秋节:各中小学开展以“团圆.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活动,各学校安排家风家训征集、家风家训征文、家风家训书画展,各班级举办家风家训主题班会,以镇街教办、县直学校为单位报送作品参加县级评选,县教体局择优报市参评。

8月21日-28日

孙逢元

基教科

2、国庆节:(1)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向国旗敬礼”活动。组织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感;各单位活动总结于10月9日前报基教科;(2)与团县委、新华书店联合开展暑期征文评选颁奖活动。

9月30日—10月9日

3、重阳节: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登高和孝亲爱老活动,要求学生开展与父母团聚、向长辈献爱心活动。各单位活动总结于10月19日前报基教科。

10月15日—19日

4、春节: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扩大家风家训影响,开展“书香家庭”交流、移风易俗活动。要求学生春节期间结合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写出心得体会。

2019年1月22日—2月20日

5、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清明节纪念活动,通过手抄报比赛、踏青、祭扫活动,“网上祭英烈”活动,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怀念亲人,感恩英雄人物的情感,各单位活动总结于4月9日前送基教科。

2019年4月5日—7日

6、“六、一”儿童节:各教办、县直学校组织开展学生才艺、制作展演活动。

2019年5月下旬—6月上旬

7、“七、一”建党节: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庆“七、一”歌咏比赛

2019年6月底

李  卫

体卫艺科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学习活动

全县义务段学校在全面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推荐等方式,评选推荐优秀典型,并在新闻媒体展播优秀事迹。

2018年12月20日

  2019年3月20日

  2019年6月20日

孙逢元

基教科

  宣传科

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节

在各单位各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作品展演的基础上,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展演活动。

11月下旬—12月上旬

李  卫

体卫艺科

  宣传科

读书系列活动

以《传统文化读本》课程为基础,以“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导访红色足迹、读书征文活动。在各单位群体性活动的基础上,报送优秀作品参加县级、市级评奖。

2019年6月

孙逢元

基教科

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

全县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文明礼仪、孝德文化教育;结合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续传统、弘扬传统,不断增进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全学年

孙逢元

基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