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礼仪先行 马村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 发布日期:2017-05-05 08:11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信息录入员
-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婚嫁彩礼、嫁妆过重,亲友随份礼金过重,婚丧礼仪铺张靡费、耗资过大,一直是困扰当下我国城乡居民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文化习惯相对固定,居民思想相对保守,过度铺张的婚丧礼仪资费和巨大的彩礼金额给居民家庭造成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尤其巨大。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当属巨额彩礼问题,因为巨额彩礼而造成“举债娶妻”、“破产娶妻”局面的农村居民为数不少,因为彩礼问题造成的其他大小纠纷更是不计其数,社会影响十分消极。
移风易俗,礼仪简办,是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移风易俗工作有着举足轻重地位。为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婚丧礼仪简办的重要指示精神,减轻由过渡铺张的婚丧礼仪资费造成的农村居民生活经济负担,营造良好文明的婚丧礼仪习惯,打好文明村镇创建战役的阵前战,马村镇决定组织力量,积极全面开展“移风易俗、简办礼仪”工作。
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工作,为工作开展打好思想基础。要让居民认识到,为“面子”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是不明智、不合理的举动。在子女婚嫁活动中,应以子女自身的幸福为第一参考要素,父母不应过分干涉,更不应以子女婚嫁来谋利。 二是大力推行婚丧礼仪改革村规民约,全镇辖区内的行政村和社区都要制定相关的村社规范,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办法,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等理念变成行动。三是要让机关、村集体干部起好带头作用,古语有言“上行而下效”,机关与村集体干部的行为举动在农村居民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经常成为村镇居民的效仿对象。因此,机关与村集体干部在婚嫁礼仪活动中更要注意自身影响,做到“大事小办、小事不办、不讲排场、不搞浪费、不要虚面”,为”移风易俗“工作起到模范作用。(任浩然)